2011年上半年,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高度重视12336国土资源违法举报工作,及时发现违法违规线索,及时反馈查处结果,在有效遏制违法违规行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可。积极受理群众来信、接待群众来访,努力推动信访积案化解,着力解决信访突出问题,加强信访问题调研分析,促进改进管理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现将上半年12336国土资源违法违规线索和信访受理情况通报如下:
一、违法违规线索受理情况
2011年上半年,部、省、市、县四级12336国土资源违法举报中心共受理线索38469个,比去年同期上升13%。其中,反映土地领域违法违规的25346个,约占66%;反映矿产资源领域违法违规的4211个,约占11%;属于国土资源政策咨询、应由其他部门受理的举报事项等方面的8912个,约占23%。
部、省两级信访机构共受理群众来信17937件,来访10478起38503人次。其中,反映土地领域问题的来信12582件,约占70%;来访7384起27816人次,分别约占70%和72%。反映矿产资源领域问题的来信781件,约占4%,来访344起1271人次,均分别约占3%。反映揭发批评、咨询建议类问题的来信1209件,约占7%;来访604起1717人次,分别约占6%和4%。反映其他类(不属于国土资源受理)问题的来信3365件,约占19%;来访2146起7699人次,均分别约占21%。
(一)省、市、县三级受理情况。
1.12336受理情况。省、市、县三级12336国土资源违法举报中心共接听违法举报电话28411个,比去年同期上升15%。其中,反映土地领域违法违规的21722个,约占76%,比去年同期上升10%;反映矿产资源领域违法违规的4034个,约占14%,比去年同期上升55%;属于国土资源政策咨询、应由其他部门受理的举报事项等方面的2655个,约占10%,比去年同期上升11%。
2.来信、来访受理情况。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受理群众来信13161件,来访8028起28694人次。其中,反映土地领域问题的来信9403件,约占71%;来访6106起22683人次,分别约占76%和79%。反映矿产资源领域问题的来信666件,约占5%;来访313起1156人次,均分别约占4%。反映揭发批评、咨询建议类问题的来信1073件,约占8%;来访542起1441人次,分别约占7%和5%。反映其他类(不属于国土资源受理)问题的来信2019件,约占15%;来访1067起3414人次,分别约占13%和12%。
(二)部受理情况。
1.12336受理情况。部12336违法举报中心共接听举报电话10058个,比去年同期上升9%。其中,属于国土资源领域违法违规的线索3801个,约占38 %,比去年同期上升53%(其中,举报土地领域违法违规的3624个,比去年同期上升51%;举报矿产资源领域违法违规177个,比去年同期上升124%)。属于其他方面线索的6257个,约占62 %,比去年同期下降7%。(详见附件1)
举报土地领域违法违规的3624个线索中,反映违法占地的2465个,约占68%;反映违法转让土地的697个,约占19%;反映破坏农用地的317个,约占9%;反映违法批地的5个,约占1%;反映低价出让土地的1个,约占1%;反映土地领域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的139个,约占4%。
举报矿产资源领域违法违规的177个线索,反映违法勘查的1个,约占1%;反映违法开采的176个,约占99%。
其他6257个线索中,属于国土资源政策咨询、应由其他部门受理等方面的2305个,约占37%;属于查询违法线索处理结果的3952个,约占63%。
群众举报线索500个以上的有河北(672个)、山东(618个)2个省;500—200个的有河南(397个)、北京(287个)、江苏(275个)3个省(市);200—100个的有浙江(191个)、安徽(189个)、四川(145个)、辽宁(144个)、山西(143个)、吉林(127个)、福建(107个)7个省;100—50个的有9个省(市);50个以下的有11个省(区、市)。(详见附件2)
部12336违法举报中心已办理的3801个国土资源领域违法违规线索中,作为重大违法违规线索办理的45个,约占1%;作为一般违法违规线索转交地方办理的3645个,约占96 %;确认无效的111个,约占3%。
部12336违法举报中心转办、交办线索中,到期应反馈的1399个,有关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已反馈核查处理结果的847个,占到期应反馈的61%。其中,经初步核查确认属实或部分属实的404个,占已反馈线索的48%。
2.来信、来访受理情况。部受理群众来信4776件,接待来访2450起9809人次(其中集体访693批6372人次),同比,来信减少11%,来访起数和人次分别增加9%和37%。
反映土地领域问题的来信3179件,约占67%,同比减少4%;来访1278起5133人次,均分别约占52%,同比分别增加5%和28%。其中,反映违法占地问题的来信2572件,占54%,同比增加7%;来访976起3899人次,均分别约占40%,同比分别增加10%和38%。反映征地拆迁补偿纠纷问题的来信513件,占11%,同比减少32%;来访271起1156人次,分别占11%和12%,同比分别增加1%和11%;反映权属争议问题来信93件,占2%,同比减少30%;来访31起78人次,分别占1%和0.8%,同比分别减少45%和42%。
反映矿产资源领域问题的来信115件,约占2%;来访31起115人次,分别约占1.3%和1.2%。反映揭发批评、咨询建议类问题的来信136件,约占3%;来访62起276人次,均分别约占3%;反映其他类(不属于国土资源受理)问题来信1346件,约占28%;来访1079起4285人次,分别约占44%和43%。
进京到部上访量较多的省份分别是河北、山西、辽宁。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违法占地、违规建设高尔夫球场问题蔓延势头明显。上半年,部12336违法举报中心接到涉及违法占地、违规建设高尔夫球场的违法违规线索34个,比去年同期上升31%。从项目建设情况看,去年同期多举报已建成项目,今年上半年的举报线索多涉及在建项目或虽未建成,但以高尔夫球场进行宣传的项目。从地域分布看,去年同期的举报线索多集中在沿海地区,今年上半年则涉及东、中、西部17个省(市),范围明显扩大。一些地方将高尔夫球场作为城市投资环境的名片,提升地区高档商品房价格。
(二)中西部地区“两高一资”项目违法用地问题突出。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热情高,有的甚至热衷于引进“两高一资”项目。上半年,部12336违法举报中心共接到反映中西部地区“两高一资”项目违法用地的举报207件,其中,面积超过500亩以上的约占1/3,且以水泥、钢铁、化工类为主。群众举报反映,一些项目用地存在未报即用、边报边用的情形,有的违背农民意愿强行租用或占地动工建设,所支付的租金、征地补偿安置费用等由村委会代为管理和发放。
(三)在耕地上挖砂取土等违法违规问题明显增多。上半年,部12336违法举报中心受理的矿产资源领域违法违规线索明显增多,比去年同期上升124%。其中,对采用破坏性开采方式,在耕地上非法挖砂牟利的举报较多,占矿产资源领域违法违规线索的37%。产生这些行为的主要原因是,矿产资源价格走高导致利益驱动,违法采砂技术门槛低、时间不固定和查处后容易反弹等因素导致制止查处难。
(四)查询举报结果的电话数量多,部分类型违法线索查询满意度低。上半年,部12336违法举报中心共接听查询举报结果的电话3952个,约占接听数的14%。其中,涉及破坏农用地、拆除违法建筑物、复耕不到位、退还耕地难度大等内容的违法线索查询满意度不高。与此同时,国土资源违法线索管理信息系统的利用率有待提高,市、县两级信息系统覆盖率不高,网络不够通畅,已经核查完毕的线索难以通过信息系统及时反馈、上报。
(五)集体访比重较大,增势明显。上半年,部受理集体访分别占来访起数与人次的28.3%和65%,同比增加57.5%和62.8%。尤其是5月下旬以来,集体来访增势明显。群众情绪激动,在部机关门前聚集频繁发生。违法占地依然是群众集中反映的重点问题。以政府会议纪要形式占地、以租赁合同形式上项目、以承包流转形式搞建设、以农业结构调整名义打“擦边球”、以绿化带名义蚕食耕地等,成为当前违法违规占地的主要倾向。此外,征地拆迁问题成为群众信访的新热点。部分城镇居民、企事业单位反映国有土地上房屋拆迁及补偿等问题明显增多。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加强督办反馈,提升12336国土资源违法举报电话的公信力。深入研究分析违法违规线索反映的问题,及时提出相关预警和建议。跟踪督办违法违规线索核查、处理、反馈工作,推动依法依规处理到位。研究改进举报线索的反馈方式,赢得群众对12336举报电话的信赖,树立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良好形象。
(二)开展调研督导,推动各地进一步做好12336国土资源违法举报工作。部12336违法举报中心与省、市、县三级12336违法举报中心加强沟通协调,全面了解12336违法举报工作开展情况。选择典型地区深入开展蹲点调研,督促指导各地将《关于进一步加强12336国土资源违法举报工作的通知》落实到位。及时总结推广好做法、好经验,并针对存在的一般线索反馈率低等突出问题,研究提出从机制、制度上解决的办法和措施。
(三)着力提升素质,锤炼一支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以部12336违法举报中心荣获2009-2010年度“全国青年文明号”为契机,认真查找机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确立机构队伍建设的目标,加强业务培训,开展经验交流,努力打造一支作风过硬、素质较高的干部队伍,为12336国土资源违法举报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四)强化信访工作,着力抓好信访积案化解。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在地方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切实负起责任,确保信访工作有序开展,化解矛盾纠纷。强化国土资源基层基础工作,强化社会管理职能,依法维护群众权益,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