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四月,鲜花盛开。港南区桥圩镇党委、政府荣获自治区党委、政府颁发的广西第二届 “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光荣称号,这是我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
“这是镇党委、政府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以群众满意作为行动准则,多管齐下打造群众满意党委、政府的结果。”该镇党委书记陆延山如是说。
提升素质 创新服务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该镇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制度上加强党委、政府自身建设,党政班子领导做到思想一致,目标一致,步调一致,形成了一个团结协作、作风正派、奉献争先、廉洁高效的“火车头”。他们践行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结合本镇实际,制定并出台了《镇干部职效考评制度》等一系列工作制度,以制度管人。突出干部队伍的政治理论和业务能力学习培训。该镇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张解雄经常以“创先争优”和“打造学习型党组织”活动为主题作学习讲座,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凝聚力。推行“农事村办”制度,创新性探索出“一办三中心”的工作新模式,着力打造高效率的全民服务体系,实现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发展工业响鼓重槌 该镇坚持“工业强镇、工业富镇”的发展战略,把羽绒业作为支撑全镇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对羽绒业实行保姆式服务,积极为羽绒企业解决建设、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土地、资金、用水、用电等困难和问题。通过规划建设羽绒城,开发建设了1000亩的羽绒城一期工程,带动羽绒业集中经营,连片发展,聚集产业,羽绒业逐渐形成了集约化、规模化、带状化的发展格局。走“外引内联、强强联合”之路,通过成立贵港市羽绒协会,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投资战略伙伴和羽绒精深加工企业。“十一五”期间,该镇羽绒协会会员已超100家企业,先后引进项目63个,引资额达15.48亿元,其中引进乔飞、亨利来、金弘等6家投资超千万元的羽绒项目,进一步扩大了全镇羽绒产业总量,提升了羽绒产业的综合竞争力。目前,全镇有羽绒企业110多家,其中规模企业21家,从业人员1万多人,年加工羽毛达4.5万吨以上,羽绒业产值连续五年超10亿元,被命名为“中国羽绒之乡”。与此同时,该镇的塑编、化工、建材、麻绳、木业等工业产业快速发展。2005年至2010年,全镇生产总值从7.75亿元增加到16.41亿元,财政收入从2109.5万元增加到3950万元,规模工业总产值从10.23亿元增加到18.59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0%、14%和19.64%。
特色农业助农增收
该镇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了优质谷、穿心莲、泽泻、桑蚕、甘蔗、马蹄、果蔗等七大特色农业种植基地和行之有效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全镇现有优质稻谷种植面积9万亩,年总产4.68万吨;穿心莲1.2万亩,年总产6000多吨;泽泻8100亩,年总产2000多吨; 桑树5300亩,年产蚕茧945吨;甘蔗7500亩,年产原料蔗5.5万多吨;马蹄4000亩,年总产12000吨;果蔗500亩,年总产5000吨。2006年该镇被评为“广西特色农业十大强镇——中药材产业强镇”。2010年,该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924元,年均增长24%。
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该镇党委、政府把破解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放在重要位置,着力抓好农村低保、救灾救助、农村合作医疗等工作,努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2010年,全镇共发放大米45吨,发放农村低保金和抚恤金共638.3万元,发放救灾救济款103.1万元,筹集倒房重建资金13.2万元用于农村低保和群众救灾救助;全镇有9.3万名群众参加新农合,参合率达90%以上,补偿受益群众3.7万人,补偿新农合基金达1944万元,有效地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扶农惠农政策,发放群众粮食综合补贴款138万元,早稻良种补贴款44.7万元和能繁母猪补贴款19.42万元,切实减轻群众负担,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基础建设不断加强
该镇全力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累计投入资金1836.4万元,硬化村屯水泥路40条总长87.8公里,使建制村水泥路通达率100%;二是投入资金114万多元,新建和改建村委办公楼15幢,总面积2350平方米,进一步完善村级办公条件;三是投入资金868.39万元,修建、改造村级饮水工程和城镇供水工程,有效解决40000名居民饮水难问题。四是投入资金620多万元用于校舍建设和维修,多方筹措资金370多万元改善中小学远程教育网络及教学设备。五是投入资金50多万元,强化村级篮球场、卫生室、农家书屋等设施建设,全镇26个村卫生所100%达到合格。六是投入资金60多万元安装324国道桥圩圩镇过境路段路灯,投入资金88.9万元深入开展“城乡清洁工程”,连续获得第六届、第七届“南珠杯”竞赛优秀奖。开发建设1000亩的羽绒城一期工程。据统计,“十一五”期间,该镇累计投资44.51亿元,是“十五”时期的7.3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