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5 11:53:36 来源: 作者: |
咬定灾害不放松――记水文方法所教授级高工王洪德 三峡有个“王老虎”
上世纪90年代,随着三峡大坝的开工建设,围绕库区安全展开了一系列地质灾害调查防治工作,一时间,多家地勘单位同时活跃在三峡库区,其中一支人员精干、专打硬仗的监测队伍格外引人注目,这支队伍的带头人就是人称“王老虎”的教授级高工王洪德。虽然“王老虎”的名声日渐响亮,但对于“虎”名从何而来却一直众说纷纭,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版本”。
一说干活有虎气。所里的老同志们都说,“王老虎”的绰号是他1986年刚刚参加工作时就得到的。那时的他是个虎头虎脑的棒小伙儿,一毕业就长期在野外工作,从不喊累,从不叫苦,从不拖沓,颇有点拼命三郎的味道,“王老虎”便因此得名。参加三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后,很多时候都是时间紧、任务重,王洪德干活儿的虎气更足了。在多个单位参加的“长江三峡链子崖危岩体防治工程”中,为了保证自己手里不出次活儿,他曾经两天两夜未合眼;为了不耽误工作,他曾经连续10个月“钉”在野外不回家,久而久之,王洪德的虎劲儿在兄弟单位中也逐渐小有名气了。
二说管理有虎威。作为地调计划项目负责人和研究室主任的王洪德在下属眼里是个虎虎生威的管理者,任何疏忽、懒惰都逃不过他的眼睛。王洪德经常告诫同事们,“我们是干地质灾害的,是人命关天的大事,灾害猛于虎,千万不能有一丝敷衍马虎”。如今,王洪德领导着方法所最大的地质调查项目“地质灾害预警关键技术方法研究与示范”。这个项目研究范围广,涉及部门多,野外任务重,组织协调工作难度很大,正是靠着一丝不苟的精神,靠着严格的规章制度才确保了项目的顺利进行。 三说创业有虎胆。王洪德常说“什么条件都齐备了,机会也就没了”,工作中的他,工作思路新,观念转变快,勇于接受挑战,善于抓住机遇。2001年,方法所承担了第一个地质调查项目“滑坡监测预测新技术研究与推广”,王洪德带领研究室的同志紧急研究后决定全力参与,一举拿下其中3个专题。承接任务后,亲自到三峡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各种类型地质灾害点进行大量的现场勘查调研,在对常规监测预测技术深入研究的同时,通过综合实践将其它领域的新技术引入到地质灾害监测预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过几年的努力,他所领导的地质灾害研究部结构合理,任务饱满,装备精良,已成为方法所的“王牌部队”之一。
同事惨死后的恐慌中,他第一个站了出来
1996年7月的一个雨夜,王洪德和安小宁等同事像往常一样走进长江边、山脚下的一处工棚休息,一天的劳累使他们很快进入梦乡。这是距野外工作现场最近的一处工棚,为了防止山上的碎石砸坏房屋,房顶上专门悬挂了一层铁丝网,然而这张网却抵挡不住那块罪恶的巨石!由于连日阴雨,山体松动,一块重达千斤的巨石轰然落下,巨石穿透护网,穿透屋顶,将正在熟睡的高级工程师安小宁从床上一直砸到地下,并在地面上砸出一个深坑,一个风华正茂的生命当即终结。
安小宁的惨死引起一片恐慌,丧事过后,尽管所领导反复做工作,很多同志仍拒绝再回现场,紧张进行的项目一下子停了下来。在这紧要关头,王洪德勇敢地站了出来,他擦干眼泪,告别妻女,第一个赶赴三峡链子崖工地,留下的是一句掷地有声的问话“我们不干下去,安小宁不就白死了吗?”在他的带动下,一度心存顾虑的同事们纷纷返回三峡,一度沉寂的工地重新热闹起来。就是从这时起,王洪德同志开始主持方法所在三陕的野外工作,他团结同志,开拓进取,以出色的成绩告慰了自己的亲密战友。
百姓安危记心间,减灾防灾走在前
2000年,在国土资源部的统一部署下,全国县(市)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相继启动,“河北省重点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项目由王洪德带领的项目组打响第一炮。新中国的历史上从未对地质灾害进行过类似的系统调查,没有现成的规范可遵循,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借鉴,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一条无人走过的路。项目组临行前,所长韩子夜语重心长地说 “你们就是方法所的黄埔一期,不仅要干出成绩,还要干出经验,干出一条路”。5年的实践证明,王洪德和他的项目组没有辜负领导的期望,而他们凭借的,正是对工作的高度责任心和对山区百姓的一片深情!
5年间,他带领项目组踏遍了河北山区5300多个村庄的沟沟坎坎。在野外调查工作中,他要求项目组对居民点、重要建设及交通干线展开拉网式调查,没有桥,他们便涉水过河;没有路,他们便蹒跚前行;时间紧,他们二顿饭合成一顿吃;有疑问,他们坚持回现场实地解决。他们一面进行专业的调查,一面在群众中耐心地宣传讲解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经过艰苦努力,他们“诊断”出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陷患点达1200余个,按照“以人为本”的思路进行了危险性分区,与地方政府一道建立起村、乡(镇)、县(市)三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编制了重点灾害体汛期防灾预案,完成了河北省部分地区地质灾害GIS空间信息数据库建设。他们在石家庄、邢台、保定、张家口四个地区20个山区县(市)的工作多次受到国土资源部和河北省领导的表扬,称王洪德和他的项目组为山区县(市)的防灾减灾和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地质灾害,他二十年的“恋人”
说起地质灾害在王洪德心中的位置,也许只有他的妻子最清楚。1986年由长春地质学院毕业以来,王洪德一直致力于地质灾害的调查与研究,一直看重第一手资料,坚持深入野外第一线。近20年间,他与妻子、女儿在一起的时间不足三分之一,而地质灾害现场却成了他的“家”,难怪妻子姚秀菊半开玩笑地说“我不是你老婆”。 精诚所致,金石为开,20年面壁终有斩获,经过多年的锻炼,王洪德逐渐摸索出一整套针对地质灾害调查防治的工作方法,他的工作能力与业绩也逐渐得到认同。他所负责的“长江三峡链子崖危岩体防治工程监测工程施工组织和监测”项目在1996年10-11月期间因监测、预报及时、准确,避免了重大工程事故的发生,得到了孙广忠、刘广润、胡海涛等专家及张宏仁、李烈荣等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2004年9月,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技术方法现场研讨会在重庆巫山召开,与会的80余名专家、代表共同参观了王洪德专业监测的“代表作”-巫山地质灾害预警示范站并纷纷给予高度评价,这一示范站成功实现了监测数据实传输、监测结果互联网发布及授权访问,其成果对提高我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预报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王洪德多次被评为方法所和保定市先进个人,他所领导的地质灾害研究室也多次被评为先进集体,2003年,他还被国土资源部授予“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先进个人”光荣称号。
如今,王洪德已成为方法所唯一一个非所级领导的计划项目负责人,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他的求实精神和创新意识始终没有改变,他立志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地质灾害,这个曾经带给他无数艰辛和无数喜悦的终生伴侣!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