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着迎面走来的她,恰到好处的盘发、精致的黑色裙装、明亮色系的围巾,整个人显得优雅、温婉、慈祥。她就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外语系主任茹克叶·穆罕默德,全国政协教育界屈指可数的少数民族女性委员,同时也是为数不多的连续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学生们都亲切地叫她“茹老师”。
1976年,茹克叶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后,主动选择了回新疆工作。其实她的家人都生活在哈尔滨。“那时候年轻人就是一团火,想着干事业,不计个人得失”。在当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欢送会上,佩戴着大红花的茹克叶是该校唯一一个支援新疆的毕业生。这一去就是24年。
回到了新疆的茹克叶没有从事自己所学的专业,而是在新疆工学院做了一名英语老师。“一直想当教授。”茹克叶笑着说。回想起那会儿的青葱岁月,她像讲述一个孩子一样讲述着自己的故事。
出生在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的茹克叶,自小就养成了好学的习惯。在中苏友好的20世纪60年代,重视教育的父亲给茹克叶请来了第一位俄语老师,十几岁的茹克叶由此开始了她英语之外的外语学习。之后,由于中苏关系变化,茹克叶的俄语学习被迫中断。一段时间以后,父亲经不住茹克叶的软磨硬泡,在提心吊胆中为她请来了第二位俄语老师。“是一个非常博学的女老师,她自己就会好几种语言。”茹克叶言语间透露着对那位俄语老师的敬佩。也许正是受她的影响,十几岁的茹克叶坚定了长大后当教授的想法。
靠着认真扎实的求学态度,一直生活在汉语环境里的茹克叶,自学了维吾尔语。“那会儿对着维吾尔语版的毛主席语录学习维吾尔语,后来又托人从新疆运来维吾尔语书,汉维对照学习。”这也练就了茹克叶流利的汉语、维吾尔语、英语和俄语。也正是这种好学,为她日后从事几十年的英语教学工作打下了基础。
“操心”的 “茹老师”
如愿的茹克叶,在新疆工学院任教四年后,1981年调任到新疆师范大学工作,2000年来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由于英语出色,30多年来,她一直在英语岗位教学。
在采访中,茹克叶透露了自己非英语专业出生却能胜任英语教学的秘密,那就是不断学习、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做什么事都要踏踏实实地去做,而且要做到最好。”
“1987年,我申请到新西兰维多利亚大学学习的机会。因为觉得自己的英语水平需要继续提高。”茹克叶老师的言语一直这么谦逊。1990年,她拿到了英文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成了当时维吾尔族屈指可数的文学硕士。一直不爱照相的茹克叶兴奋地穿上民族服装在维多利亚大学留下了当时的笑脸。
归国后,也正是这种孜孜不倦的态度让她成了同事眼中的女强人,成了学科的带头人。
2000年,茹克叶调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任英语教授。在这个专业院校里如何开展英语教学,茹克叶又开始了思考。经过几年的酝酿,2007年,在她的指导下,外语系的年轻教师张翼主编了《地质学专业英语》一书,用于地质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书中收入了关于地质、矿产、能源等领域的文章,由地质专业的教师进行英语授课。学生们反响非常好。其他一些院校也纷纷采用这本书进行教学。2009年,这本书出了修订本,供高年级本科生使用。新颖的理念、丰富的内容、良好的教学效果,使这本书在2009年被评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现在,她主编的《外语教学法》一书也完成了初稿,不日将与大家见面。相信,这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期盼已久的福音。
2001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成立英语专业硕士点以后,茹克叶开始指导研究生,至今已毕业20多人。现在她正指导着十几个研究生的学习。2008年到2009年文学功底丰厚的茹克叶赴美国进修文学,回国后,她的硕士生队伍中又增添了文学方向的学生。“多作点贡献,多培养点学生。”
工作上的女强人却是学生们亲切的“茹老师”,在学生眼里,她不仅是一位课堂上的老师,更是他们生活的导师。她的教学不一定是要在课堂上,她信奉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是教学。平日里,学生们会上她家吃她亲手做的新疆饭,在她的眼里,学生们也和自己的孩子无异。
当然,对于学生的疼爱并不等于溺爱。对于现在地质专业院校里部分学生的英语水平,茹克叶直言不讳,“还需要继续提高。”作为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的她,对在博士论文的英语摘要里发现的语法错误感到很遗憾。“这种错误是挺不应该的,得加强学习,这样以后参加国际性会议时与外国学者的交流才会更顺畅。”在国家号召“走出去”、立足“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当下,无疑是相当重要的。
建言献策的“茹委员”
由于工作上的成就和严谨的生活态度,1998年,茹克叶成了新疆师范大学推荐的全国政协委员,从此,开始了她长达14年的全国政协委员的履职。也正是源于对教师行业的热爱和对学生就业的关心,这些年来,茹克叶的提案密集关注着这几个领域。
“今年的提案是关于欠发达地区的师资问题。一方面欠发达地区师资非常紧缺,另一方面大专院校的毕业生都不愿意去,当地的师资流失得也比较快。”联想到现在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茹克叶在提案中提议,希望国家出台政策,以保证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以及解决住房的方式,鼓励毕业生去边远地区教书。“这些保障都有了,他们也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安心地在边远地区教书,为发展当地的教育、提高国人素质作贡献。”
目前,这份提案几经修改已经提交了。她希望能为目前的“师资紧缺”和“就业难”找到一条合理的出路。
“政协委员应该尽义务,为群众做点事,能呼吁的帮助呼吁。”这是茹克叶对自己全国政协委员身份的定位。每年她都至少提交两个提案。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她随身携带的纸袋里有好几份材料,那是一份有关医疗卫生的联名提案的支撑文件。刚结束完采访,茹克叶就匆匆拿出电话联络其他委员,“要趁着中午的空隙抓紧修改联名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