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是民心所向;土地,则是安居之本。11月5日,中国国土资源报社与中国房地产报社联合举办、《中国地产市场》杂志承办的“2011中国·土地,安居之本——安居工程与地产市场论坛”在安徽省池州市境内九华山举行,与会专家对保障性安居工程与房地产市场的关系及走势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宏观调控下如何让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如何让广大百姓安居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局长邹玉川表示,本次论坛反映了大家对推动安居工程建设、房地产市场变革以及房地产与宏观经济和谐发展的共识与期待。
“限购政策必须坚持到底,决不能放松。”国务院参事、著名经济学家任玉岭先生认为,必须改革房地产业,让房地产为城市化进程服务、为共同富裕服务。因此,要大力发展保障房,扩大住宅用地的供应,既要保规模,又要保质量。同时,地方财政要“去房地产化”,禁止任何私人和企业炒买炒卖土地。
在全国土地市场相对走弱的大背景下,今年中央下达的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落实任务已提前超额完成。据统计,全国(不含西藏)30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今年已落实中央下达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用地42614公顷,占今年全国房地产用地供应计划(21.8万公顷)的19.5%,比去年全年实际供应的2.47万公顷大增了72.5%。
“到位的土地供应,给全国的保障房建设打了一个坚实、牢固的‘地基’。”中国国土资源报社社长陈国栋说,为确保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计划的落地,国土资源部优先安排民生建设用地,及时下达了2011年全国土地利用计划,保障房用地应保尽保,并从8月起开始对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落实工作的推进情况实行月调度制度,要求各地根据中央任务要求科学测算本地区所需用地,多渠道筹措地块,设立项目审批快速通道,积极主动协调相关部门。这些措施收效明显,对完成今年供地任务起到了关键作用。
关于土地供应方面的讨论却从未停止过。陈国栋认为,保障性住房的发展将从“出售型”转向“出租型”为主,这一思路的转变是我们破解保障房供地难题的入口。目前我国的保障房建设还处于刚刚起步不久的初级阶段,政府大规模建设并持有一定量的公共住房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及其土地供应急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制定战略性对策,形成一个有前瞻性和可持续性的保障体系,以应对不同时期出现的不同住房需求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土地政策与制度研究中心主任叶剑平教授认为,在土地成交率下降、出让金收入下降、土地出让溢价率下降、大城市房价停涨三个月等现状下,保障性安居工程成为政府和企业共同面对的双重难题,因此,要加强调控时期的科学供地与管理,并鼓励企业转型,合理有效地介入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
在论坛上,首都经贸大学不动产研究所所长洪亚敏教授、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尹伯成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华伟、中国房地产报社总经理单大伟等专业人士对楼市调控与走势预期等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