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难问题:我国资源保障既要立足国内,又要统筹利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然而地勘单位“走出去”的路并不平坦,会遇到多种多样的难题,该怎么办?
随着国内地勘市场面积的逐渐缩小,地勘单位“走出去”是大势所趋。如何从摸着石头过河到逐步探索出一条开拓发展海外市场的路子,到创建品牌,再到建立稳定的资源勘查基地,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以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高度重视海外项目国家的选择。要选择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平稳,货币汇率波动不大,无排外思想,民风淳朴,与我国关系友好,地质工作和研究程度低,地质找矿前景好、潜力大的国家作为资源勘查基地。
二要加强对该国政治、经济、文化、习俗、宗教、法律、语言等相关知识的了解,并强化这方面的学习与培训。要遵守该国的法律法规,尊重该国国民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习俗,树立我国地勘队伍良好的国际形象。
三要注意与我国驻外大使馆建立良好的关系。一方面在国外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时可以寻求帮助;另一方面可以从他们那里得到有关矿业的商务信息和政策、法律援助。
四要注意商业谈判时不能仅采用国内的预算标准,要把一些不可预见的费用加入谈判程序,比如劳务签证等费用要计在国内预算标准以外。因为有些国家这些费用可能占预算的5%~10%。谈判时可以通过了解该国的基本情况然后再综合权衡,在国内预算标准的基础上乘以一个适当的系数。还有,要考虑该国气候状况及所在国机关办事效率、物价水平等因素,作为谈判费用的参考。
五要创立品牌。资源勘查是风险投资,有投入不一定就有矿,即使工作的最终结果没有效果,也要用工作态度、工作热情、工作质量打动对方,逐步创建一支纪律严明、作风硬朗、不怕苦、高标准的铁军,逐步提高合同方对我方队伍的认可度,逐步提高海外市场的份额。
六要保证野外工作人员的连续性。“走出去”的野外工作人员,必定会查阅相关地质专业资料,对该国的地质情况有所掌握,对该国的风土人情、饮食习惯有所适应,对该国的语言有所知晓,对工作区的工作生活条件有所了解,对相关手续程序的办理驾轻就熟,建立相应的社会人际关系。保证野外工作人员的连续性,就能使工作迅速正常展开,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降低勘查成本。
七要注意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利用国外做项目的机会培养一批技术精、管理强、懂法律、会外语、能外交的综合性人才,从而提高单位的竞争力,为稳定海外市场、提高市场份额打下基础。
八要在国内购置工作生活必需品。一般我们“走出去”的国家以发展中国家居多,物质相对缺乏,很多工作生活必需品买不到,即使有也价格昂贵。因此,只要是能托运的非违禁物品都要在国内购买好,比如药品、劳动工具等,以免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
九要保证野外从业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安全即效益。身在异国他乡,只有保证好自身安全,才能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首先要有安全意识,加强预防。其次,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安全物品。第三,要注意与当地政府及工作区居民建立友好的关系,加大安全生产砝码。
十要注意加强对蒙古族民工的管理。蒙古族热情奔放、本性率直,喜欢喝酒,有时酗酒闹事,稍不如意就甩手走人。如不加强管理,势必使工作受到严重干扰,降低工作效率,甚至有可能出大事。对待他们要采取关怀和严管的措施,才能使工作顺利开展。
十一要注意搞好环境保护工作。世界只有一个地球,不管在国内国外,我们都要以一颗世界公民的心履行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比如对一些生活垃圾和不可降解物质要做到集中填埋等等。
十二要注意强化项目的人性化管理。身在异乡,远离亲人朋友,与当地人语言沟通困难,难免感觉孤独寂寞。要尽可能保证后勤保障,购置电脑、收音机、棋牌、书籍等娱乐工具,工作闲暇之余开展各项娱乐活动,比如棋牌比赛、摄影比赛、结队观赏风景等等,使野外工作人员始终能保持愉快的心情投入工作,发挥更大的潜能,创造最大的效益。
窃以为,通过以上诸方面的努力,在摸索过程中逐步完善自己,壮大自己,地勘单位“走出去”的路子会越走越宽,前景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