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凡是一再强调“确保”者,皆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关全局和具有深远影响的大问题,土地问题就在此类。
在十七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上,胡锦涛总书记高屋建瓴,首次把土地问题定性为一个带有全局性、战略性、根本性的问题,并多次用“确保”二字来强调土地问题的重要性——“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加强和改进土地管理,对确保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立和完善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坚持节约集约用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举措”等等,这些足以说明了土地问题的重要性。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然而,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稀缺的发展中大国。在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国土上,适宜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只有约180万平方千米。同时,我国土地管理仍面临着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突出,耕地保护难度增大,用地粗放浪费现象依然存在。在这种“两难”情形下,既要确保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又要确保粮食安全,可谓困难重重,压力颇大。
“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基。”土地尽管是粮食生产的基础,但并不是每一寸土地都能种出粮食,只有能用于耕种的土地——耕地才是解决人们吃饭问题的根本。所以,在认真做好土地资源节约和管理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资源利用相协调的同时,还要切实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确保粮食安全。这就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建立健全耕地保护责任体系,严格土地管理责任追究制。
对“确保”者,必须“应保”、“必保”,毫不动摇。对土地问题来说,只有先确保了土地资源,才能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才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一点,我们当毋庸置疑,不可小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