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约汉 王正端
第一乐章
缅甸镍矿勘查大捷
第一军团蜚声业界
2004年春天,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仪率中国代表团出访邻国缅甸。在中缅多次双边经贸合作洽谈中,代表团成员之一的中国有色集团总经理张建一下子就相中了缅甸达贡山的镍矿项目,并顺利接手了该合作项目。
达贡山镍矿地质勘查工作,顺理成章地由紧邻缅甸的云南省有色地质局承担,又顺理成章地落在了该局下属的建制齐全、善打硬仗的308功勋地质队头上。
对于云南有色局来说,出国找矿任务的突然降临并没有让他们措手不及——属地化之后一直在市场中摸爬滚打的有色局,“走出去”早已列入他们的战略规划之中,此番机会,在他们,只是等待许久后突然降临的一个惊喜而已。
所以,当年7月308队正式接受局下达的任务后,8月,时任副队长谭木昌就飞赴仰光,到缅甸矿业部收集地质资料。11月,前期调研队伍就在时任队长罗玉福带领下到达缅甸。12月,308队由地质、探矿、测绘、测试4个专业近百人以及各种装备组成的勘探队伍,便浩浩荡荡开进了达贡山。
达贡山,就是“二战”时期中国远征军向缅北撤退时所经过的“野人山”的一部分。当年,在蚂蚁、蚂蝗、毒蛇、猛兽和瘴气等袭击下,远征军艰难地走出野人山之后,自然减员人数竟然超过了与日军作战中的伤亡人数,可见自然环境之凶险恶劣!60多年过去了,原始热带雨林覆盖下的达贡山,恐怖依旧。但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308队勇敢的地质队员,硬是坚持了5个多月,施工浅井184个、钻孔137个,采集样品7910件并测试分析了其中的镍及其他元素含量,圆满完成了既定的合同任务。其间种种履艰涉险与惊悚遭遇,令人难以想象。
缅甸矿业部长及有关专家到达贡山勘查区视察后,赞叹不已。最有代表性的赞叹当属缅甸地质专家吴得利先生,这位上世纪80年代曾参与过德国人在达贡山的地质找矿活动,此次又担任探矿工程监理的地质专家,由衷地伸出大拇指:“中国人1天结束1个钻孔,德国人7天才能结束1个钻孔;中国人7天结束1个浅井,德国人要用20天;中国人1年完成的工作,德国人要用3年!”
重要的是,德国人在这里并没有呆3年,连3个月都不到,就被野人山的恐怖吓跑了,只在密林深处留下了一些差不多已被岁月消弭殆尽的“地质遗迹”。而中国人,第一场战役,就在这里实实在在探明了平均品位达2%的镍金属储量68万吨!由此,308队海外红土型镍矿勘查“第一军团”的名声,不胫而走。
今天,这个斥资5亿美元、采矿权达72平方公里的露天开采的大型红土镍矿,已经成了中国有色集团海外矿产开发的三大支柱企业之一。
第二乐章
审时度势寻找好伴侣
孤胆英雄千里走单骑
国有地勘单位属地化管理以来,多年闯荡江湖中,308队上下逐渐形成了一个共识:尽管在国内外的地质找矿中屡战屡胜,但纵观整个矿业,他们在其中充当的仍然只是地质技术劳务输出的角色—— “打工仔”的角色。而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越式和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走自主勘查开发之路!
因此,当308队的大队人马开进威古岛后,在按合同完成镍矿勘查的同时,就开始吃着碗里、盯着锅里的了。他们就合作方之一的印尼富域有限公司的各种情况、印尼矿业政策、当地宗教及风土人情等,详尽摸底,尽可能掌握更多资料。富域公司虽然不是专业矿业公司,但其作为印尼本土企业,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先天优势,且矢志于矿业开发,并已经在印尼各地掌控了诸多镍矿矿业权,是308队理想的海外合作伙伴。
印尼北马鲁古省的苏巴印村,就这样进入了308队领导层的视野:在这里,富域公司拥有面积达317平方公里的探矿权。队里专业地质人员经过现场踏勘,结合矿体规模与矿体分布特征分析后,初步断定,镍矿找矿空间十分巨大!
胸有成竹之后,队领导主动与富域公司决策层就苏巴印项目合作的可行性进行接触。由于308队在威古项目中的出色表现及商业诚信,同样在寻找勘查伙伴的富域公司,其实也已经心仪308队许久。因此,杯觥交错中,双方一拍即合。
此后,又经过一轮轮的谈判、签订各式各样的协议、专家评审等等,苏巴印317平方公里红土型镍矿项目,终于瓜熟蒂落。
2006年4月18日,中国驻印尼大使馆商务参赞处致函云南省商务厅:“……云南省有色地质308队与印度尼西亚富域有限公司合作在印尼北马鲁古省开展的红土型镍矿风险勘查项目符合印尼关于矿产资源勘查的法律、法规要求,符合我国实施‘走出去’的战略要求……得到印尼政府的支持……”函件同时抄送国土资源部、云南省有色地质局和308队。
苏巴印合作项目的达成,标志着308队彻底结束了以往在矿业市场上的“打工仔”生涯,开始了以“老板”身份自主勘查开发的新时代。
在苏巴印,308队品尝到了自主找矿的第一道盛宴:探明了一个金属资源量达63万吨的超大型镍矿!
第三乐章
告别打工仔之旧梦
开辟自主找矿新天
缅甸镍矿勘查的成功实践,大大增强了308队“走出去”的信心。队领导开始坐下来,探索308队的海外发展路径。
镍金属,广泛用于不锈钢、合金钢、特种合金等工业制造领域,在我国重要战略性矿产资源中,镍资源供给面临巨大缺口,而且已经持续了30多年。上世纪70年代,我国镍年均消费量在2万吨以内,当时的年产量也只有1万吨多点;80年代产量升至2·5万吨,消费量是3万吨;90年代,产销量在3万吨的水平线上勉强平衡;进入新世纪,随着工业化提速,中国迅速成为全球最大的镍消费国,例如2004年消费量达到16万吨,而生产量仅10万吨,6万吨的缺口,只能依靠进口。专家预测,随着时间的推移,缺口量将愈加扩大。而此时国际市场镍金属价格,已从每吨7000美元左右蹿升至1.7万美元。
“我们的镍资源国情,就是这样。”记者与308队两级领导座谈时,队党委书记杨锦明回顾起当年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可我们的近邻东南亚,不少国家都有大量待开发的红土型镍矿资源。因此,以时任局长郎志钧为首的局领导班子认为,在我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高潮迭起的背景下,勘查开发海外镍矿,实在是我们历史的必然的选择!”
在我国国有地勘单位中,有色地质队伍是较早“走出去”试水海外勘查市场的,308队又是有色队伍中较早海外“吃螃蟹”的,被螃蟹所夹也就在所难免——杨锦明书记对308队曾经的“走麦城”经历一点儿也不回避。他坦率地告诉记者:“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我们在就乘着对外开放东风,走出去了,到老挝找过矿,是金矿。但很可惜,没走好。最主要的原因是合作伙伴没找好。”
正因为如此,对于拥有勘查技术优势却缺少资本实力的308队来说,要想成功走出去,寻找到有经济实力又重信誉的合作伙伴,至关重要。
然而,放眼当时的市场,随着全球硫化镍矿床的发现日渐稀少和镍资源需求日益增加,许多国际矿业公司都将目光聚焦到红土型镍矿上来。中国的情况更是如此:中冶集团奔赴大洋洲的巴布亚新几内亚,五矿集团飞往加勒比海的古巴,宝钢集团联手金川集团抢滩菲律宾,上海、北京多家公司的足迹更是遍布东南亚……
大千世界,到哪里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呢?
2005年盛夏,在308队原老队长、云南省副省长李树基的牵线搭桥下,印尼富域公司与上海炳阳冶金科技有限公司向308队抛出到南洋合作勘查的“绣球”。一直对那里红土型镍矿情有独钟的308队,旋即在上海与双方达成了合作意向。于是,时任队长罗玉福“千里走单骑”,只身赴“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调查红土型镍矿。
威古,是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交界处、距赤道仅1000米的一个印尼岛屿。罗玉福到达威古岛后,顾不上欣赏海岛上椰林、沙滩与海浪构成的旖旎热带风光,就一头钻进热带雨林中进行地质调查。20天后,他背回国内的50多公斤重的80多个矿样,经化验,完全达到开采标准!
但罗玉福认为,这远远不够。为了掌握更多更确切的红土型镍矿资料,紧接着,308队30多人组成的勘查队伍,又一次漂洋过海来到威古岛进行地质勘查。
在威古岛上,308队为合作方找到了两个中型以上的红土型镍矿。
第四乐章
紧紧扼住命运咽喉
拳拳奉献赤子之心
与全国许多地勘单位一样,308队在上世纪末期也深陷事业低谷:1900多人的队伍,离退休的,1000多人;待岗的,600多人;在岗的,只有300人;而全队账面资金,只有不到20万元,连发工资都不够——1990年末,当辞旧迎新的爆竹声就要炸响的时候,308队的状况,就是这样。而且,在这样的低谷中,他们徘徊了几乎整个90年代。
属地化后,现实使308队职工更加看清了:往前走,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但后退,只有死路一条。
308队必须紧紧扼住命运的咽喉,拼了!
因此,我们不难明白,为什么308队近百人挺进缅甸野人山时,是那么义无反顾——他们当然早就听说过中国远征军在那里损兵折将的悲惨故事。我们不难想象,当面对谭木昌用100美元从缅甸矿业部买回德国人的十几个记录着找矿失败的钻孔资料,就连业主方中色集团都要打退堂鼓的时候,为什么谭木昌会说:“对308队来说,这还不算最坏的。”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当印尼刚出现一线曙光之时,罗玉福甘愿冒着生命危险孤独地漂荡在“千岛之国”各个小岛间——狂风大浪中,他背着几十斤重的样品乘小船从威古岛到伊利安岛,而返回途中,他的翻译却葬身大海……
就说在缅甸的野人山吧。你能想象得出,晚上,当你劳累一天回到营地刚要躺下休息时,一条蛇竟然大摇大摆从你双腿间穿过的情景吗?你能预料得到,当你刚刚支好三角仪准备测量时,一低头,却见三脚架旁的草丛中盘着一条碗口粗巨蟒,正张开血盆大口紧盯着你吗?你能做好充分思想准备,当你在茂密的草丛中踏勘时,一条差不多两米长的眼镜蛇,突然从对面窜出,吐着瘆人的血红毒信子朝你猛扑过来吗?这还不够,你还要随时随刻提防比毒蛇更凶猛的黑熊,或者由十几头野猪组成的“野猪军团”的突袭。记者写下的这些,绝非假设或虚构,而是308队张健、李建昆、何灿等许多地质队员实实在在的亲身遭遇。
其实,在野人山里,有一种长着8只脚的被远征军称为“吸血虫”的小动物同样不可小觑。它虽然只有一根针尖大小,但无处不在,没有一个地质队员能够幸免。它一旦叮住你,你感觉到疼痛时,它的带有两只夹子的头部早已刺入你的肉中吸饱了你的血。你揪断了它那因喝足了你的鲜血而鼓胀起来的身子,但它的头已永远留在了你的血管里。你的皮肤从此就会痛痒不止,什么样的药剂药膏都难以治愈。而且,它专盯人的耳朵根、腋窝、肚脐和下身等处的软组织,迫使地质队员回到驻地后第一件事就是脱光衣服寻找这些几乎看不见的“敌人”。同样无处不在的,还有弥漫在空气中的“瘴气”——尽管队员们按时服用药品,还是有3位队员先后患上了疟疾,直到回国后才治愈。
而在印尼,虽无野人山那样恐怖,但同样要经常深入不见天日热带雨林中工作——就连在当地雇用的土著向导都畏惧得拒绝深入林中,地质队员却依然坚定地一路披荆斩棘前进。小岛上的土著是不种蔬菜的,在威古岛的日子里,队员们也就无菜可吃。2006年春节,30多个地质队员所能吃到的最丰盛的一顿大餐,就是一大锅鸡肉炖土豆——当然,大锅里只有一只鸡。
背井离乡的创业,一路艰辛,一路悲壮。海外打拼的人生,赢得了308队的尊严与富裕,成功与辉煌。说“哀兵必胜”也好,说“置于死地而后生”也罢,总之,精神变物质,永不退色的“三光荣”的精神,激励着308队一路勇往直前。
第五乐章
要将矿产发现权
变为经济发展权
在个旧市308队驻地,记者同现任队长谭木昌作了一次深入交谈——他刚刚风尘仆仆从外地出差归来,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疲倦。他说,现在他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漂”在外面:在菲律宾、在印尼搞矿产勘查开发项目,在国内各地谈判、推介308队的海外项目,总之,马不停蹄。
谭木昌对308队50多年的历程充满了自豪感,他说,308队自新中国成立之初落户个旧,就首开对外合作先河——与苏联地质专家合作。改革开放以后,又有与日本、澳大利亚、老挝、缅甸等国家矿业界、商界人士合作的经历。与此同时,数十年来他们为国内有色金属企业提供许多矿产资源,并与业界保持着良好的沟通与协作。也许,正是这些原因,使他们无论是“引进来”还是“走出去”,都不会感到太陌生。
尽管如此,桂林理工大学地质专业毕业的谭木昌仍坦言,对于计划经济时期长期醉心于矿产资源的资源属性,而并不关注其资产、资本属性的地勘单位来说,在市场经济时代,需要补足的功课实在是要有很多。当今时代,正在走向企业的国有地勘单位,所谓树立市场主体意识,就意味着你不但要关心自己能够找到什么矿,还要知道这种矿产当前的市场需求如何,价值几何,更要懂得怎样将其转化为单位生存发展的本钱。
谈到在印尼开展的自主矿业活动,谭木昌如数家珍:“苏巴印合资项目,我们投入先期风险勘查资金1500万元,占有50%的股权。探明63万吨镍矿储量之后,我们又引进了国内西安的合作伙伴进行建厂开发。我们与印尼富域公司除了各获得西安矿业公司付出的补偿款1亿元外,还同时各占有开发后矿山企业10%的股份。负责矿山设计、选厂建设投资及矿山日常经营管理等一切后续工作的西安矿业公司占80%股份。在印尼的另外两个已经谈成并上马的镍矿项目,也基本采取了相似的合作形式,我们都收回了效益良好的风险勘查回报,同时都坐拥矿产开发后10%以上的股份。其中一个项目已经见到了开发效益,两年里已获得股份分红78万美元。现在,我们正在与开发商谈判一个新项目,这也是308队自主勘查的第四个镍矿开发项目。”
“寻找合作伙伴是一件难事吗?”记者问。
“是的。特别是要寻找到一个诚信的合作伙伴,更难,也是最重要的。”谭木昌回答说,“为此,我们每一个海外镍矿开发项目的推介,都要找到10到20家矿业公司。而且,每个潜在合作伙伴,不管最终是否能够联手,都要进行七八次谈判。所以,近两年,我几乎每年都有一半的时间,在做项目推介或者合作谈判的事。”他说话时,脸上流露出的自豪远大于无奈,又补充说:“我们拥有股权的红河恒昊公司,即将上市了。到那时,我们的金融资本,将大为扩张。”
记者忽然感到,眼前这位普通的地质队队长,不就是地勘单位在走向企业化道路上千呼万唤的企业家吗?
国有地勘单位要想成功转化为具有市场主体地位的独立法人企业,除了国家的政策扶持,首先要像308队这样培养出既懂地质又懂经济的地矿企业家。也就是说,一个现代地勘单位的领导人,不但要懂得地质找矿,还要有筹集找矿资金的能力,更要有将找到的矿藏转化为工业、金融与商业资本的能力。要知道,当一个矿床被发现和探明储量后,它只是表现为自然形态的“资源”;当它作为用益物权的矿业权时,它就成为了“资产”;当它被转让、被开发出售变现或者被当做融资对象之时,它就成为了“资本”。而能够很好地操控并完成这一切的,唯有企业家。
当前,全国地勘单位都在探索企业化发展道路。实践证明,仅仅像国外初级勘查公司那样,靠着几个草根勘查成果的转让来维持生存,这种几个地质师合伙人的找矿与卖矿模式,绝对不适合有着数百甚至上千人队伍的国有地勘单位。当前,国内大多数地质队,都在探寻探采一体化的发展模式,这虽然是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但许多地质队或囿于缺少开发资金,或囿于没有矿业开发人才,在这条路上步履维艰。
308队的实践表明,在资源转化为资本的过程中,地勘单位完全可以通过与有实力又讲诚信的矿业公司联姻,通过有效的参股或控股,实现资本经营的目标,而不需事必躬亲,不必直接从事自己并不擅长的矿产开发活动。事实上,许多矿业公司也十分欢迎懂勘查的地质合作伙伴,因为在未来的矿山增储和扩大勘查区域时,他们也离不开地质合作伙伴。这种地勘企业与矿山企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却又两者分工明晰的独立存在,或许,在我们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上,将成为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靓丽矿业风景线呢!
云南有色地质局局长郭远生在昆明国际矿业合作论坛期间曾对记者说过:“我们是从‘借船出海’一步步走出去的。是从地质勘查技术劳务做起,到技术入股,再到自主投资并以资本经营形式参与到矿业开发之中,一步步实现了将矿产资源的发现权转变为经济的发展权。”
308队的实践,很好地诠释了郭远生所言“将资源发现权变为经济发展权”的全部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