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修武县严格按照省、市政府要求,采取强有力措施,全面关停了辖区内26座粘土砖瓦窑厂,并充分利用辖区资源优势,重点推广发展新型墙材企业,使新型墙材企业逐步发展壮大。截止目前,全县共新上新型墙材企业23家,6个品种,年生产能力均在3000万块以上。2009年,该县被省政府授予“全省粘土砖瓦窑整治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主要做法为:
一是健全机制,明确整治责任分工。在治理整顿粘土砖瓦窑厂工作中,该县高度重视,将砖瓦窑整治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并结合辖区实际,制定了详细的治理整顿工作方案,成立了以主管副县长为召集人,法院、公安、国土、电业、安监、郇封镇、高村乡等15个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修武县治理整顿粘土砖瓦窑厂联席办公会议”确定了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建立了以国土资源部门为牵头单位,乡镇政府为责任单位,乡镇长为本辖区治理整顿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的工作机制,为全县粘土砖瓦窑厂治理整顿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整治氛围。为确保治理整顿粘土砖瓦窑厂工作扎实有效开展,该县采取电视广播、张贴通告、悬挂横幅、散发宣传材料、出动宣传车等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地宣传治理整顿粘土砖瓦窑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宣传主动关闭砖瓦窑厂的奖励和优惠政策,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又采取入户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组织乡镇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工作人员深入到窑厂主家中,耐心细致的做思想工作,面对面的交流,使窑厂主认识到粘土砖瓦窑厂毁坏耕地、浪费资源的危害性,积极引导其从思想上、行动上真正对整治工作给予理解、支持和配合。宣传中,该县共散发宣传资料5000余份,张贴通告150张,悬挂横幅35条,在县电视台连续20天播出公告。通过全方位的宣传造势,有效地提高了广大群众特别是窑厂业主对治理整顿粘土砖瓦窑厂、保护耕地的认识,有效地减轻了在实际关停工作中的阻力,为整治工作打下了牢固的群众基础。
三是强化落实,确保拆除复耕到位。按照省政府的要求和市政府两年任务一年完成的工作目标,为加快推进粘土砖瓦窑厂整治工作,确保关闭任务按期完成,该县一是制定关闭保证金制度。要求各窑厂业主与乡镇政府签订自行关闭协议,缴纳5万元保证金,保证在规定期限内自行拆除窑体,如在规定期限内未拆除的,将没收保证金,专项用于拆除窑体;二是强化执法监督。从乡镇、国土、安监、电业、公安、工商等15个部门中抽调82名工作人员,组成综合执法队,分组对粘土砖瓦窑拆除进度进行监督检查,切实掌握关闭进度,并将关闭情况及时向联席办报告,由联席办定期通报。三是强制实施关闭。对逾期未拆除的砖瓦窑厂,邀请专业爆破公司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逐窑制定爆破方案,在电业部门拉闸断电、公安部门遣散人员设置警戒线后,对砖瓦窑的烟囱窑体实施爆破拆除,拆除后由乡镇政府组织人员对窑场的废弃砖坯、砖渣和其他建筑垃圾进行清理,并指定地点堆放;四是签订复耕协议。按照“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由砖瓦窑厂与取土所在村村委会签订复耕协议书,缴纳复耕保证金,由村委会进行监督,对其所占土地进行复耕,复耕后的土地必须利于灌溉、耕作,在确保第一季庄稼长势良好的前提下,退还保证金。否则不予退还,不予退还的资金用于复垦土地;五是严格复查验收。砖瓦窑在拆除、平整土地以后,及时向县治理整顿粘土砖瓦窑厂联席会议办公室提出验收申请,联席办组织人员验收,验收合格后再对相关乡镇出具合格证明。由于措施得力,该县对全县占用基本农田和一般耕地的、厂区无自采土源的、污染破坏环境的26座粘土砖瓦窑厂全部进行了拆除,平整复耕土地2040亩,圆满完成了省、市政府下达的关闭、拆除、复垦工作任务,成为焦作市第一家率先完成禁实工作的县(市)。
四是规范管理,加快发展新型墙材。粘土砖窑厂关闭之后,为防止墙材紧缺造成建筑市场混乱,该县及时组织乡镇有关人员及部分窑厂业主到河北、陕西、山西、四川等地学习新型墙材生产技术,考察新型墙材建筑市场,并结合本地资源优势,发展了以页岩、粉煤灰、煤渣等为原料的新型墙体材料企业,拨付专项基金积极扶持新兴墙材建设项目,在建设用地、税费缴纳、电力供应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为保障新型墙体材料企业规范有序发展,该县又制定了严格的监管措施,加强对新兴墙体材料企业的管理。
目前,该县新型墙材企业通过积极主动聘请专业工程师设计生产线,并根据新设计的工业流程,添置先进生产设备,使机械生产率从过去的40%提高到现在的80%,产量提高了40%,产品更趋于规模化,价格更加合理。新型墙体材料企业的生产和发展,不仅消耗了工矿固体废物,减少了环境污染,还有效保护了耕地,为加快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保障,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双赢产业。据统计,该县通过积极推广新型墙材,年可保护耕地2000余亩,消耗工业废料及粉煤灰、煤矸石100万吨,节约标煤50万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