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公检法司
频道直达: 法界新闻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司法 | 工商 | 税务 | 质检 | 聚焦国土 | 矿山与安全
公检法司
合同 购房 消费 继承 收养 土地 移民 妇女 工程 物权 债权 公司 交通 损害医疗 婚姻 劳动 房产 民法 生产
当前位置: 主页 > 民商 > 医疗 >

如何就医疗事故索赔

时间:2012-02-08 14:46来源:Gandlmva 作者:魔笛 中国法律网
18天22小时

2010年5月9日我女儿做了阑尾炎手术,术后一直出现化脓现象,找医生咨询,他说是切口感染,没事,6月10日做b超发现腹腔有纱布,后来在南京又做一次手术将其取出,但因纱布与肠子粘连做了肠造瘘,预计在3到6个月在做缝合手术,我也辞职在家照顾女儿,对于这种极端不负责任的医生我认为一定要收到惩罚,但对索赔一事不知道该如何做?

回答这个咨询

地区:北京-丰台区

回答共1

的解答如下:

医疗事故证据技巧:

按照法律规定,医疗事故案件要由医疗机构举证证明自己无过错。但患者并不能高枕无忧,仍应积极准备,运用法律赋予的权力,固定证据,争取主动,以免坐失良机,丧失主动权。实践中往往出现这种情况,患者只顾交涉、吵闹,不注意固定证据。待到协商不成,准备诉讼时,原始资料已经面目全非,有些已经无法提取。导致医疗事故鉴定难以客观判断。最终导致原本属于医疗事故的事件得出不是医疗事故的结论。患者权益难以保障。虽然患者指出医疗机构证据的各种瑕疵,但有时也难以得到法院的支持。因此,患者应提高证据意识,在医疗事故发生时,尽早固定有利证据,掌握主动权。按照法律规定,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会诊意见、病程记录应当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封存和启封。我不知道事故赔偿标准 。封存的病历资料可以是复印件,由医疗机构保管。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后果的,医患双方应当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和启封。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或者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以延长至7日。尸检应当经死者近亲属同意并签字。有些患者家属受落后观念影响,拒绝尸检,导致难以确定死因,使自己处于不利地位。这样做是很不明智的。建议患者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固定证据,以便在事故鉴定时获得客观公正的鉴定结论,为实现合法权益奠定基础。

医疗纠纷的自行协商无疑是效率最高的,但可能也是对患方保护力度最差的,特别是对于存在治疗依赖的患方,因为疾病本身的预后转归是任何专家无法百分百精确估计的,所以后续治疗费用实际上是不能计算的,自行协商意味着患者对未来权利某种程度的放弃,更有甚者某些医院表面上同意协商,实际采取拖延战术,当时间超过一年后患方起诉时,医院则否认双方曾经协商的法律中断事由,目的是使患方陷入丧失胜诉权的窘境。行政途径解决首先启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可作为鉴定依据的病史材料中的主观病史医院是不会复印给患方的,某种程度上就造成医患地位不平等,且病史是否曾经篡改等不确定因素又无须经过双方排除,更何况该鉴定只能在医院所在的行政区域内的医学会进行,其程序本身缺陷必然容易引发不公正,即使鉴定结果是医疗事故,如果双方对赔偿计算标准和项目产生分歧,最后患方还得诉诸法院。司法途径解决虽然也要启动医疗鉴定,但某些省市赋予当事人申请医疗过错或医疗事故鉴定选择的权利,必要时还可以跨市(区)鉴定,此外鉴定前必须对病史资料的真实性质证、查证、认证,且患方也拥有复印主观病史的权利,这一系列程序的规定部分弥补了双方力量的悬殊,故笔者认为从保护患方利益的角度考量,还是以司法途径为上策。

回答者:007

相关法律咨询

相关法律知识

法帮网提供"如何就医疗事故索赔"相关的法律咨询。向律师咨询免费。请说明来源于法帮网()

快到期咨询

法帮网快捷法律咨询

千家律所,万名律师正在等候您的提问

咨询标题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免费法律咨询 在线提交,三十分钟内百分百回复!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