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专业的公司法律服务平台
  + 即刻致电0371-63691828加入专业的公司法律服务平台,快速提高知名度、提升案源!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首页 公司法规 公司设立 公司运作 文书 公司律师 在线咨询 公司贴吧  
  公司新闻 - 资本运作 - 风险防范 - 合同管理 - 财税外汇 - 知识产权 - 诉讼仲裁- 劳动人事- 公司法  
    北京特邀公司诉讼律师
欢迎加盟
 
    成为本频道当地特邀律师,您将尽享当地优质案件委托资源,提高知名度,提升案源!开拓您的法律事业![查看详细]
北京专业公司诉讼律师 更多>>
欢迎您加入
欢迎您加入
欢迎您加入
欢迎您加入
本栏目热点内容  
· 公司反收购法律制度研究(
· 律师公函
· 企业合同内部管理制度
· 企业法人的变更手续
· 企业财务风险有哪些
· 起诉要求解散公司和清算公
· 中小企业上市流程
· 选择企业形式 需作综合考
 
  当前位置:主页 > 兼并收购 > 浏览

收购计划的阶段性和灵活性

中国公司法律网 2011-1-24   来源:   编辑:
 
  上期本文曾谈及收购的市场策略,其中声东击西中提及如有人收购“四小龙”相信也会采用这种手法,不想此言即中,万科目前虽未提收购二字,但其市场策略也使用了声东击西之效果,用较低成本购进“申华”股(申华股价原一直在“四小龙”之首)。除了市场策略,收购行动的阶段性和灵活性是收购者不得不考虑和应变的重要问题,也在整个收购计划中占很重要地位。
    由于各国法律对收购实行了严格的公告制度和一定的期限规定,故对收购行为本身就是时间上进行分段,公告之后的市场反映及被收购公司的反收购“毒丸计划”,不断挫败了相当收购者的行动,引起两败俱伤,故收购者在计划中保留了各种灵活选择余地。这种阶段性和选择余地,总体上围绕能进能退,持股(炒作)、控股、收购策略思想。
    1986年收购“固特异”公告发出后,引起美国亚克朗市全市市民、工会组织、政府领导倾城而动,决心在这场收购大战与公司共存亡,各种宣传攻势、集会、请愿遍及每个角落,使收购者陷入十分被动境地。当“宝安”持股“延中”5%公告后,该公司领导曾表露收购意向,故引起激烈对抗。而持股做大股东的合作口径,往往使被收购者乐意接受,视为善意。这对收购者来说,投石问路,如市场反映平淡,对方情绪一般或无能,视情仍可继续;对方态度友好,并能深入洽谈,可拟出双方有利的合作方案,成为大股东,甚至控股;如市场反映不佳,宣布持股,日后退出仍有获利机会。此次“万科”与“申华”事件双方在宣传上低调,情绪上合作,不失为一次成功选择和尝试。
    但是,无论是收购、控股,还是购股炒作,均是法人的商业行为,目的性十分明确。如是控股炒作,无须公告发出;如是持股做大股东分利润,一级市场的法人股和绩优股多的是,且价格远比二级市场便宜;如是控股参与或改变公司经营,持股必须达到一定比例(国外一般为20~30%)才有真正发言权进入董事会,否则就须联合其他大股东,或被日后其他股东反对;如想“买壳”收购,持股比例必须不断推进,即使经营者和现董事会有意合作,在股权游戏中不以经营者和现董事会意志而决定未来,这一点对“万科”也不例外。在股权本位制度中,认股不认人,谁持股,控股量大,谁就有权行使各种权力,包括改组董事会,改变经营方式等重大事项。所以,不少收购行动用了相当长的时间完成,半年完成收购的比例比比皆是。如香港“爱美高”和“中华娱乐”公司收购 “大酒店”,股价波动虽不大,但收购时间从1987年3月至7月底,且以收购失败告终,当然收购者获利超过一亿港元,可见收购者的灵活选择策略仍能使其保证获利。
    新闻战与政府干预
    因财团之间为收购与反收购战引起的股市波动,传输媒介在不同的时间,以不同的方式,会起到不同的效果,成为收购双方利用的策略之一,起到推波逐澜的公共呼声的作用,从而引起政府部门出面干预.
    著名的美国北方证券公司案便是一例。为争夺“北太平洋”铁路公司股票,金融大享哈里曼乘对手希尔与摩根出走,召集华尔街股票经纪商共同策划分头购买“北太平洋”股票,买下控制权。在一个月内,该股票从110元涨至1000元,于是市场炒手卖空(融券)欲等回跌时收回,不料希尔、摩根二人得知后下令将控制权抢购回来,于是炒手必须高价补回,便将其他股票抛出,引起市场其他股价暴跌,殃及大多数中小散户与其他大户。经传媒报道后,引起大众愤怒,万人指责,希、摩财团通过报界向广大股东宣传:哈里曼购买“北太平洋”铁路股票目的在于打垮该公司,因为其拥有“西北”铁路股票三分之二以上。股东们担心哈里曼的收购目的为毁掉该公司,故联手抵制出让股票,客观上支持了希、摩反收购计划。由于这场收购战通过传媒引起全国轰动,引起股市震荡,美国政府以反托拉斯法出面干预由哈里曼新成立的“北方证券公司”,最后导制一场诉讼。
    在“宝延”风波中,也有类似情况。双方通过传媒露相,各自发表收购与反收购意见,引起“延中”股票涨,大户们将手中其他“套牢”股票平仓。引起其他股票暴跌。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有关部门采取积极措施,降低舆论调子,冷却市场波动,对双方开展工作,并做相应处理,使事件平息.从几种意义上说,宝安在公告后向传媒发表的言论有欠考虑,远不如万科与申华公司向新闻界的表态,而延中则通过传媒起到它不能起到的效果。
    所以说,任何一项收购计划,必须考虑到公告后的传媒导向与公众态度,乃至引起的社会效应及政府干预的可能性,不被反收购活动所利用,承担原来不曾想到过的社会后果及公司形象。作为反收购的当事人一方,如何运用传媒协助,抵制恶意收购,且不损害公众与股东的利益,也是一门科学,这不仅要求公司老总在平时公众中的形象,还涉及该公司与传媒日常的联系。
    同样,在各国收购战中,政府有关部门出面干预也是常事,这件非为行政干预上市公司经营活动,而涉及证券市场与广大投资者的权益.虽然,证监会对宝安公司的处理意见不少人上存在异议,但有关职能部门能在我国首例收购事件中及时作出反应,平息市场波动,减少更大损失,应该说是比较成功,特别是在日前法律少缺的情况下进行的。
    在“宝延”风波后,不少上市公司的老总们开始关注公司的新闻报道与形象,学会与传媒界人士打交道,注意在公众前发表的言论符合上市公司的规范要求,体现了转换机制后的姿态.
    法律责任及其风险
    在收购过程中,对收购者来说,最大的风险莫过于法律责任。因收购者违反法律,被追究法律责任,其造成的经济损失及其社会影响,远远超过收购者在收购活动实施后所能获取的商业利润与企业形象。故收购计划在法律部分的内容其及重要性,已越来越被收购者所重视(特别是“宝延”风波之后,笔者也有幸接受若干收购者对法律问题的咨询),同理,被收地方往往也运用法律武器来反对收购。
    对收购的法律障碍主要是两大方面的责任,一是来自收购方面的若干法律规定,如收购程序中的数额限制,公告义务、相关联机构的直接间接收购行为、连续购买的时间限制、收购要约的规范、收购价格等等。一旦违反这些规定,不仅可能被课以行政处罚,还可能该判定无效,甚至承担各种民事赔偿责任,并陷入旷日持久的诉讼。二是来自市场管理方面的若干法律规定,如在运作过程中有无违反信息披露制度,实施误导式造市行为,有无参与联手造市获取市场差价、有无利用内幕消息进行交易等等,一旦违反这些管理规定,轻者被警告、没收非法所得、罚款等,重则还额承担民事担偿乃至被追究刑事责任。
    出于收购开始的市场注意力与影响,收购者往往用数个不同的机构名义和不同帐户吸纳筹码,并视情买进或卖出,以保证低成本推进,且不被市场关注。有些还借助其他机构联盟或辅佐市场价格、或采用适时“对捣”、或作日后共同控股的合作人之需要。这就涉及到一个相关联主体、间接收购、与联手造市等法律问题。一般来说,如无财产、资金、领导人员、重大业务及协议等之间的联系,很难说从上认定为相关联企业。反之亦然。至于不同的独立法人,共同为日后控制一个上市公司,分用采用参股成为各自的大股东,应为法律所允许。对于以子公司,还是母公司出面公告,则是收购方的策略问题。
    在完成5%购股公告之后的传媒告示中,有一个信息披露制度的法律制约及公司策略问题。从实践中考查,完成5%购股的行为,可能是炒作的一种市场策略,也可能参股后与该公司合作的谈判筹码。可能为日后达到控股打下基础,也可能实施完整的收购行为,鉴于上述四种可能的连续性与灵活性,产生的市场后果及法律后果不同,故在表态时的市场影响及责任也不同,行为人必须为误导承担法律责任。
    在不规范的市场活动中,利用收购的内幕信息实施炒作,也是常见之事,但有一个法律责任确定与证据认定问题.利用收购造市与利用收购信息炒作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法律问题,承担责任的方式也不同,但均属违法.
    收购过程中的第三人
    所谓有收购过程的第三人,是指收购方和被收购公司以外,与收购活动有一定关系的主体,如牵线人、中介方、方式策划者、市场伙伴、反收购联盟、调停人等等。在这些不同的第三人之间,对收购双方来讲,作用意义不同、权利义务不同、出现的时间和形式也不同。在一些重大的收购活动中,收购方首先考虑找收购计划设计人和有关咨询公司,如财务顾问公司、银行收购兼并部、律师、会计师等。经过这些专业部门和人员对收购目标公司的咨询调查、财务核算、市场策略设计与分析,形成一份份材
    料,供收购方参考,有些还共同组成收购行动小组.收购方与策划者之间的项目委托,是一种有偿服务,在不少国家收费标准达到收购资金或盈利的百分之几。但这种委托又具有一定的约束加保密承诺。设计者必须把所有资料包括原起草稿全部交给收购方,并对泄密承担违约责任。收购中介人往往在收购活动中作用较大,国外一些商业银行和专业买卖经纪人经常刊登广告,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安排接触洽谈双方聚在一起。不少商业银行花许多时间专门去物色合适的对象,从中收益。由于中介人代表委托人与另一方洽谈,以代理人资格办事,故其权利义务必须明确,以免造成任何一方的损害而被追究法律责任。在上海证券市场前几次收购活动中,已经有了一些专业咨询公司为收购一方或双方进行代理,并为促使善意收购提供了积极作用。在收购与反收购活动中,一些投资公司充当市场盟友,为帮助收购或反收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在美国和香港等一些收购活动中,不少证券商与商业银行,包括一些上市公司与集团,为收购的一方提供帮助,成为其合作伙伴。同样,在上次的“宝延风波”中,延中也请来某香港公司协助反收购。但是,这些合作人往往以商业目的为重,多在市场炒作中渔利,与收购双方的协作以商业性居多,有些还以渔翁得利告终。如香港“会德丰”收购战,邱德拔收购“会德丰”,请来包玉刚协助,最后邱知难而退,包则迂回收购奏效。在收购活动中的调停人则不同,有些为经济实体、有些系政府部门、有些是行业主管,还有些则是银行与证券商。
 
上一条: ·上市公司的并购
下一条: ·收购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关闭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