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专业的劳动法律服务平台
  + 即刻致电0371-63691828加入专业的劳动法律服务平台,快速提高知名度、提升案源!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首页 劳动法规 法律常识 案例 文书 劳动律师 在线咨询 劳动贴吧  
  劳动新闻 - 劳动争议 - 劳动仲裁 - 劳动诉讼 - 劳动调解 - 工伤赔偿 - 工伤认定- 劳动合同法  
    北京特邀工伤赔偿律师
欢迎加盟
 
    成为本频道当地特邀律师,您将尽享当地优质案件委托资源,提高知名度,提升案源!开拓您的法律事业![查看详细]
北京专业工伤赔偿律师 更多>>
欢迎您加入
欢迎您加入
欢迎您加入
欢迎您加入
本栏目热点内容  
· 不服劳动争议仲裁起诉 法
· 申请补交养老保险有时效限
· “开胸验肺”农民工张海超
· 单位“违规”开除员工 致
· 河南登封:中铝公司涉嫌非
· “恶意欠薪”将立案调查
· “中国式休假”或将迎来改
· 改善医患关系要有治本之策
 
  当前位置:主页 > 行业新闻> 浏览

为了给孩子找工作上军校 104家长暑假被骗712万

中国劳动法律网 2009-7-2   来源:   编辑:
 
     “每年六七月,是学生家长最容易受骗的时间,骗子都喜欢这个时候出来骗钱。”昨天,郑州市检察院发出特别警告,提醒家长警惕招生骗子、帮忙找工作的骗子。

  以帮忙找工作、上军校为由,4名骗子合伙诈骗104名学生家长712万元。7月1日,郑州市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对4名涉案人员提起公诉,郑州市中院已经正式受理此案。

  □今报记者 沈春梅 通讯员 张胜利 王留建

  ●想到省直厅局工作 53人被骗257万元

  65岁的张忠尧是河南金世纪科教服务有限公司职工,巩义市人。在社会上打拼多年的张忠尧深知,一些家长为了能让孩子上个好大学、毕业后找个好工作,不惜花费重金托关系、找门路,便起了邪念。

  随后,张忠尧找到河南某报社前主编贾天才、灵宝市无业人员朱红、巩义市站街镇第一高中保卫科科长白庆华,共谋以招生和安排工作为名进行诈骗,得到几人响应。

  2006年7月,22岁的张燕燕(化名)从河南一所大学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母亲刘女士特别着急。一个偶然的机会,刘女士经人介绍认识了张忠尧、贾天才,在取得刘女士信任后,张忠尧、贾天才以能把张燕燕安排到河南省公安厅工作为名,骗取刘女士现金13万元。

  2008年8月,刘女士发现被骗,赶紧报案。警方查明,张忠尧、贾天才还以为他人安排到省公安厅、省司法厅工作为名先后诈骗53人,涉案金额257.8万元,被骗对象大多是为孩子找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家长。

  ●检察官提醒 骗子“偏爱”六七月

  2007年8月至2008年6月,张忠尧伙同叶鹏(另案处理)以安排王某女儿上解放军郑州信息工程学院为名,骗取王某28万元。后叶鹏被公安机关抓获,张忠尧又伙同朱红,以安排王某女儿上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的名义,并承诺转为有正式军籍学员,再次骗取王某14万元。叶鹏案发后,张忠尧退还王某8万元。

  郑州市检察院经审查查明,截止到去年9月,共有104名学生家长被骗。去年9月1日,张忠尧因涉嫌诈骗罪被抓;去年9月25日、11月1日,白庆华、朱红先后被抓获归案。该案诈骗数额巨大,4名骗子合伙诈骗104名学生家长712万元,受害者遍布河南全省各地。“从这几年的情况看,骗子‘偏爱’六七月。”郑州市检察院检察官刘远荣介绍,类似案件,郑州市检察机关每年都要办理30多起,时间集中在大学生毕业和中考、高考之后的六七月。

  ◆◆招生诈骗常用四种手法

  1。吹嘘自己神通广大,“有关系门路”、“有内部指标”。

  2。伪造录取通知书。

  3。收取高昂中介费。

  4。带考生及家长查看招生场所。

  ◆◆找工作常见四种陷阱

  陷阱一:招聘单位收费。如果有公司上来就让你先缴报名费,那一定是趁火打劫的骗子公司。

  陷阱二:招聘单位“无限期试用”。依据有关规定,试用期人员底薪通常是正式员工的1/4,劳保用品、物质奖励、各种保险和其他福利等又不与正式职工享受同等待遇。一些用人单位为降低人力资本,大量招募短期员工,且不签订劳动合同,待三个月试用期满,就以各种借口予以解雇。

  陷阱三:通过招聘剽窃求职者作品。企业以选人为名,在笔试、业务考察等环节中让求职者撰写策划案、翻译文章,不仅把求职学生当免费劳力,还剽窃其作品。

  陷阱四:“三金”协商放弃,假高薪陷阱。


 
上一条: ·劳动者维权必读
下一条: ·广东一名用户透支手机话费90万被判无期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关闭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