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服用药物引起的食管黏膜损伤称为“药物性食管损伤”,多见于老年患者。造成药物性食管损伤的原因,大多是服药方法不当,使口服药片粘附在食管壁上。因药物对食管黏膜刺激,致使食管黏膜损伤,甚至可形成溃疡。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临床统计资料表明,易粘附、损伤食管黏膜的药物达70余种,常见的有强力霉素、红霉素、阿莫西林、氨苄青霉素、环丙沙星、四环素、氯化钾、复方新诺明、阿司匹林、消炎痛、强的松、氨茶碱、维生素C、氢氧化铝、硫酸亚铁、优降糖、奎尼丁、镇静剂以及中成药六神丸、咽喉丸等。
药物性食管损伤轻者症状不明显,易被忽视;较重者主要症状有胸骨后疼痛,咽下困难或吞咽不下,进食或饮水时症状加重;少数人会出现食管出血、炎症、发烧等。因药片粘附于食管壁上,常有异物感。如先前无食管疾病,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则应考虑与服药有关。一般诊断不难,但症状严重者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正确服药对防止药物性食管损伤很重要。其要点有:一是注意服药体位。患者服药时应取立位或坐位。二是患者服药时要有足够的水将药送下。如当时没有水,可用液体饮料送服。干吞药片最易使药粘附于食管壁上,可刺激或损伤食管。三是患者睡眠期间不要给药。睡眠期间大脑处于抑制状态,唾液分泌和吞咽能力显著降低,此时服药,容易使药品长时间与食管黏膜接触,造成食管受损伤。四是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应在就餐中服用。有些药物对食管和胃黏膜刺激性较大,如消炎痛、保泰松、布洛芬、环丙沙星、灭滴灵等,服后即可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在就餐中服用,由于食物的作用,可减少药物与食管和胃肠道的接触,减少刺激或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