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股再融资“饥渴症”探秘 ——基于贷款(疯狂)扩张的利润(虚拟)增长可怕吗?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 董登新(教授) 2009年,我国上市银行的年报充分显示:它们一边是利润较快增长,另一边却是贷款更快增长,结果是银行资本充足率不断下降,再融资刻不容缓。这就是中国银行业的粗放式经营怪圈:抢挖客户、发放贷款——比拚当年贷款增长——完成当年利润指标——分支行员工兑现当年奖金——银行资产质量下降、银行资本充足率下降——不良贷款核销、冲销往年利润——银行再融资(增发、配股、发可转债或次级债)——继续扩大贷款规模——继续利润增长——继续再融资…… “饥渴症”式的、永不停歇的银行再融资将会循环往复地不断演绎下去,其根本原因就是我国银行业的粗放式经营模式的弊端。识别我国银行业粗放式经营模式的两大标签:其一,银行利润总额随贷款规模增长;其二,公司。银行资产连年高速增长。 在发达国家,以美国为例,由于股票市场和公司债券市场发达,企业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十分广泛,企业融资结构分布相对均匀而分散,企业不会对银行形成单一融资的高度依赖,与此相对应,听说 公司法全文。西方银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是靠比拚“贷款规模”或“资产块头”,它们更多地将竞争的焦点投放在银行中间业务及金融服务业务上来,因此,在发达国家,银行利润不会单一地依赖贷款及银行资产总规模的不断扩张。比方,近十年来,美国银行业总资产一直稳定在10万亿美元左右。目前,中国银行业的总资产已逼近美国8000多家银行的总资产! 近年来中国银行业总资产急剧膨胀(单位:亿元)
注:根据中国银监会网站公布数据计算。 相反,在中国,企业融资一直高度集中依附于传统的银行信贷,公司债券市场尚未真正开放,股票市场规模也较小,因此,中国企业融资结构单一,公司。并高度依赖银行放贷。与此同时,中国高速推进的工业化与城市化,一直支撑着“两高一资”(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国企的快速扩张,汽车与房地产行业更是“吃钱”的大户,相比看 股份公司 。它们更是全力以赴地支持银行贷款的飞速扩张。从另一方面看,中国银行业在短时期内很难从外延粗放式扩张转向内涵集约式发展模式上来,规模扩张仍将是中国银行业未来不变的主旋律。 在纯粹数量扩张、粗放式经济高增长面前,听听离退休人员涨工资。银行无需作出过多的选择与思考,只要抢到客户、放出贷款,就可以坐等利润回收。这是中国银行业的经营现状,当然,这也是一种不可持续的经营模式。 表二:三大国有上市银行分红与再融资比较表
注:表中数据分别取自上述各家银行报表及相关公开信息披露。 从表二可以发现,上市银行“利润增长”与“再融资”之间存在着某种规律性: (1)银行利润增长随总资产增长,但利润增速总赶不上资产增速,然而,总资产扩张仍可维持利润增长。 (2)银行分红增长总赶不上利润增长,但更可观的是:银行分红增长总赶不上银行再融资增长。 有人说,为什么银行一边“赚大钱”,另一边却又喊“很缺钱”? 也有人说,为什么银行右手给股东分红,左手却又从股东手中“找钱”? 你能告诉我:其中的游戏规则究竟是怎样的吗? 自答:银行大规模“再融资”,是为了补充银行资本金,以便继续扩大放贷规模;只要贷款规模不断扩张,银行利润就会不断增长。因为中国银行业仍处在一个抢占山头——抢存款、抢贷款的初级发展阶段。 最后结论:目前,中国银行业尚无能力“回报股东”,在现在或将来的相当一段时期,中国股东仍将是中国银行业规模扩张的主要动力源和坚定贡献者。让我们共同等待“中国版”的汇丰银行和恒生银行早日诞生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