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不当竞争常识
中国法律网 > 不当竞争法律 > 不当竞争常识 > 正文
您好,点击直达北京分站>>
该频道下
首页 法制新闻 法律咨询 不当竞争律师 常识 案例 文书 贴吧  
 

电子邮件上的著作权 侵害

中国法律网 来源:互联网 2012-5-11 我要评论 『双击自动滚屏』
电子邮件上的著作权侵害

  电子邮件可说是网路使用者最重要的通讯方式,有些人每天要处理的电子邮件不下数十封。利用电子邮件将有用的资讯与朋友或同事分享,也成了网路使用者的典型行为,而「转寄」的功能更可将自己收到的资讯很方便地再散布给更多的人。假如信件的内容并不是发信者自己的创作,即可能涉及著作权侵害的问题。

  电子邮件:网路时代的重要通讯方式

  网际网路普及后,除了全球资讯网(World Wide Web)以超文字的方式提供了广大的资讯外,网际网路也提供了有效率的通讯方式。传统的实体邮件,快递要花上数个小时,岛内的限时专送则需要一天的时间才能送达,若是国际邮件恐怕就要以星期为单位了;而透过网际网路传送的电子邮件,却只要几分钟即可达到相同的目的,速度可以是传统邮件的数百、数千,甚至数万倍。难怪网友们会将传统邮件戏称为「蜗牛邮件」(snail mail)。许多网路使用者口中的「邮件」(mail)指的就是电子邮件,用不着再加上「e」字,反而在提到传统邮件时要特别强调以避免混淆。

  虽然像ICQ般的各种即时传讯软体方兴未艾,网路电话也透过VoIP的技术搭上了网际网路的便车,但仍无法完全取代电子邮件的地位。一方面通讯的双方不见得同时有空;另一方面有些量大而冗长的讯息(例如电子报),需要较长时间慢慢阅读,即时通讯的方式就较不适合。因此,电子邮件一直是网路上最重要的通讯方式。根据知名网站「蕃薯藤」所做的「2000年台湾网路使用调查」报告显示,台湾的网路使用者在网际网路上最常使用的功能,第一名是WWW,第二名即是电子邮件,而所有受访者每人平均一天约收到14.5封电子邮件,发出9.5封电子邮件。由此可见电子邮件对网路使用者的重要性。

  由于电子邮件的方便与迅速,网路使用者很自然会利用电子邮件来与朋友分享有用的资讯。这些分享的资讯可能是发信者自己的创作,可能是撷取自某网站或某电子报的部分内容,也可能是从某书本上扫描下来的文字或图片,更常见的是把收到的电子邮件原封不动地再转寄给他人。由于这些资讯都可能受到著作权保护,除非信件的内容是发信者自己的创作,否则都可能发生著作权侵害的争议。

  寄送或转寄邮件的法律评价

  传统邮件的寄送不太会发生著作权的问题,一方面是因为在使用习惯上,信件内容通常是出自发信人自己的手笔;而电子邮件拜数位技术之赐,复制内容既准确又简单,于是信件内容复制自其他的数位化资讯源的情形非常普遍,使用电子邮件的目的不再只是问候或沟通,反而有很大一部分的目的是在于有用资讯的分享。另一方面在真实世界中,传统邮件通常只有收信者收到的那份,不太会因为「转寄」的行为而变成许多份;而虚拟世界中的电子邮件则只需要简单的几个滑鼠动作,即可迅速将收到的信件再转寄给其他人,正因为操作太过简单,「转寄」已经成了电子邮件使用者的典型行为。

  从著作权法的角度来看,寄送的内容不论是文章、图片、笑话、音乐,都可能是受法律保护的著作,只要不是出自发信人自己的手笔,都涉及使用他人著作的问题。从技术上,一封电子邮件的发送,不免要经过多次的复制「注一」。在网路传送过程中的许多暂时性复制,或许不是法律所要关心的,但最后收信者收到的那份邮件,会稳定地储存在某个可靠的装置(通常是硬碟)中,这个储存的动作无疑会构成著作权法上的「重制」。如果在引用他人著作时,将原作的内容翻译或改写,则属「改作」的行为。此外,也常见到电子邮件的内容是将四处搜集的资料(往往是他人的著作)重新整理编辑过,而以更丰富的形式呈现,这种行为即是著作权法上的「编辑」。

  「重制」、「改作」及「编辑」都属于「著作财产权」,是著作人的专属权利「注二」。但他人的重制行为并不当然构成著作权侵害,因为还有主张「合理使用的可能」。根据著作权法第六十五条的规定,判断是否构成合理使用,主要的判断标准为:(1)利用之目的及性质,包括系为商业目的或非营利教育目的;(2)著作之性质;(3) 所利用之质量及其在整个著作所占之比例;(4)利用结果对著作潜在巿场与现在价值之影响。一般网友通常不具商业或营利的目的,如果只引用他人著作一小部分,而不致影响其市场时,往往可以主张合理使用而不构成著作财产权之侵害;但如果转寄的是需要付费才能订阅的电子报,则可能会因为对市场造成影响而不得主张合理使用。毕竟,合理使用是典型的不确定法律概念,存在许多灰色地带,是否构成侵权仍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除了「著作财产权」,电子邮件的寄送还可能会侵害著作人的「著作人格权」,最常发生的就是「姓名表示权」被侵害。著作权法第十六条第一项规定:「著作人于著作之原件或其重制物上或于著作公开发表时,有表示其本名、别名或不具名之权利。著作人就其著作所生之衍生著作,亦有相同之权利。」而电子邮件上很常见到的是转贴文章却遗漏作者名称的情形,即使重制的部分可能主张合理使用,但未表示作者名称仍是不合法的。笔者曾经在友人转寄来的某电子报中看到自己写的文章,由于该电子报引用文章时并未表示作者名称,结果不知情的友人竟热心的将文章转寄给原作者(即笔者)分享,实在令人啼笑皆非。该电子报的发行者此举不仅侵害了「重制权」,显然同时也已侵害了「姓名表示权」。如果电子邮件的寄件人任意窜改原作的内容,还有可能侵害其他的著作人格权,将在下文的实例中一并说明。

  根据著作权法,无论是侵害著作财产权还是著作人格权,都是有刑责的,一般的侵害最高可处以二年或三年的有期徒刑。如果是以营利为目的或以侵害著作权为常业,要负更高的刑责「注三」。在民事方面,侵权人要负损害赔偿责任,如果侵害的是著作人格权,即使未造成财产上的损害,受侵害的著作人仍可请求赔偿相当之金额,并可请求表示著作人之姓名或名称、更正内容或为其他回复名誉之适当处分。(著作权法第八十五条)。司法实务上很少出现因为电子邮件侵害著作权被处罚的案件,主要是因为著作人很少采取法律途径。一方面,一般的著作权侵害是告诉乃论「注四」,没有经过被害人告诉,是不会被起诉的;另一方面,行为人常都是一般网友,且数量众多散居各地,要一一追究也十分麻烦,著作人往往无力处理而就此作罢(即使是美国唱片协会,也不会就Napster事件去控告一般网友)。于是前述使用电子邮件可能造成著作权侵害的各种行为,仍不断在网路世界发生,却很少受到制止。以下要介绍的是二个岛内发生的著名实例,凡是经常收到转寄电子邮件的使用者,大概都曾听过。

  实例一:几米的「向左走向右走」

  几米的作品一向以感性的图文见长,深受年轻朋友的喜爱。「向左走向右走」是个浪漫的故事,描述二位住在同一栋公寓的男女,因为走路方向不同,彼此都不知道对方就是邻居,却在偶然的机会里相识又分离。配合着几米独特画风的插图,整个故事十分吸引人,这本图画书上市后自然也颇受欢迎。

  然而,这本书几乎整本的内容都以数位档案的方式在网路上流传着,许多人都曾在电子邮件中收到过几米的作品。大致上,会转寄这些档案的人,通常也都是欣赏、喜欢几米作品的人,但却都没有注意到已

上一条: · 简述知识产权法中的程序先于权 利
下一条: · 不正当竞争行 为种类的咨询
  最新不当竞争常识: 
·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明确路线图
·货币信贷支持力度稳固 巩固经济回升势头——解
·什么是不正当有奖销售
·行为人对贿赂财物的处置有哪些?
·什么是搭售?
  最新不当竞争咨询: 
·请问?法人在公司内说话能否是代表公司的权(1回复)
·以地名作为商标能否撤销(0回复)
·教师岗位竞聘(1回复)
·土地有争议(1回复)
·直销管理条例包括哪些方面内容(2回复)
  北京不当竞争律师:   
全部不当竞争律师>>
 
全部北京律师>>
 
欢迎您加入
欢迎您加入
欢迎您加入
欢迎您加入
欢迎您加入
欢迎您加入
网友评论  
 
  免费法律咨询 在线委托案件
  咨询在线律师 查看律师电话
 
  按专业频道查看法律常识
民事类
拆迁安置 民商事务 医疗纠纷 交通事故 合同纠纷 人身损害
工伤赔偿
婚姻家庭 遗产继承 保险理赔 消费权益 抵押担保
经济类
纳税筹划 工程建筑 房产纠纷 个人独资 金融纠纷 经济仲裁
污染损害
知识产权 连锁加盟 银行保险 不当竞争 网络法律
刑事行政
取保候审 刑事辩护 刑事自诉 行政复议 行政诉讼 国家赔偿 公安国安 公司犯罪 海关商检 工商税务
公司类
公司诉讼 股份转让 破产解散 资产拍卖
企业改制 公司清算 公司收购
涉外类
海事海商 外商投资 合资合作 涉外仲裁
非诉类
工商查询 资信调查 私人律师 合同审查 常年顾问 移民留学
 
用谷歌搜本站
 
用百度搜本站
 
不当竞争常识
最新
推荐
热点
 
  不当竞争视频                    全部>>
雅虎搜索助推不正当竞
开心网起诉千橡不正当
欧盟指控微软IE浏览
欧盟救助汽车业不应当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关闭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