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艺术品信托发行数量为45款,比2010年增加35款,增长幅度达到350%。2011年艺术品信托发行规模为55亿元,而2010年发行规模仅为7.5亿元,同比增长633%。就在刚刚过去的3月份,一个月内就有6只艺术品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密集面世,且全部出自中融信托。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国内艺术基金2011年经历了井喷式地扩张,而今年艺术市场遭遇寒流,而部分艺术品信托和基金产品却面临退出。
“今年大概有7款艺术品信托的产品到期,从我们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部分信托公司已经感到焦头烂额了。”国内某第三方老总表示。
一边是风头正劲的艺术品信托发行市场,盛于2011年的艺术品信托市场直到今年也并未看到刹车的痕迹。而与此同时,随着兑付日期的日益临近,或许并不是所有的艺术品信托产品都能通过正常的渠道独善其身。
作为艺术品信托重要的出货途径,每年的春季拍卖会及秋季拍卖会都是艺术品基金出货的重要时间窗口。而在艺术品基金背后,艺术品信托的运作者也在时刻关注着今年拍卖市场的冷暖行情。
2011年秋拍市场的“乍寒”,为艺术品市场带来一丝凉意。从近5年的拍卖市场来看,秋拍的成绩总是高于春拍,而去年秋拍的成交率仅为71%,较2011年春拍的85%大幅下降。
在2011年秋拍结果不尽如人意的影响下,多数业内人士认为,2012年市场整体情况恐怕也不会太乐观,甚至会遭遇较为严峻的挑战。不过与市场上浓厚的观望情绪相左的是,被称作中国内地春拍风向标的2012年中国香港苏富比春拍在4月4日结束后,斩获24亿港元超过了大部分业内人士的预计。
虽然香港苏富比拍卖好于预期,但是业内人士对于今年艺术品市场景气程度仍然有很大分歧。据分析,艺术品拍卖市场已连续5季快速上涨,为了拉高成交量,许多拍卖公司推出多次上拍并高价成交的拍品,这使市场积累了相当幅度的价格泡沫。市场疯涨井喷,必须稍停下来盘整休息,才更有利于市场的后续发展。
火爆背后风险不断累积
艺术品信托之所以如此火爆,源于近期新一轮文化产业热潮的推动,原本就以"文化"为卖点的艺术品信托市场愈显红火。不过,大量资本在热炒艺术品市场的同时,也在不断地累积风险。
在常规的信托架构中,为了给投资人一个保障,艺术投资顾问作为基金管理人还要采取"跟投"的运作方式,成为"次级投资人",与作为"优先投资人"的投资者共担风险,如果出现亏损,首先亏损"次级投资人"的出资部分。除了"跟投",基金管理人还要用"回购"的措施,对一些在清盘时仍卖不出去的作品,以一定的价格回购来最后托底优先投资人的收益。艺术品信托高增长的背后或累积了兑付风险,这与作为信托投资顾问的艺术投资公司泛滥有关。
此外,艺术投资公司门槛较低,往往注册资本只有一两千万元,而没有艺术品投资经验的信托公司只是充当了资金通道角色。动辄数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信托计划,投资顾问只投入10%资金,杠杆高达9倍,其中的风险不言而喻,这成为艺术品信托发展的一个阻碍因素。
有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国内艺术基金扩张得很快,但具体到基金经理究竟买了什么标的,我们并不知道,有的可能是古董,有些可能是油画,有些可能根本没有投向艺术市场,所以市场究竟投入了多少资金还是一个问号,我们很难说其对市场的冲击有多大。”
再者,国内外艺术品投资存在理念差异,在中国艺术金融化的过程中,要强调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金融与产业。在世界发达国家,艺术品并不是重要的投资标的,只能算是另类投资,可以说占的比例并不大。但在我国却有所不同,旺盛的投资需求、有限的产品选择、短期获利的投资意愿及监管缺失等,使得艺术金融更多地被当成一种理财工具,是短期的投机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