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应当从制度上进行引导,加快建立中小微企业公共 服务平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专业可靠的法律服务
● 全面梳理各项扶持中小微企业政策,本着“能免则免、能 减则减、能缓则缓”的原则,加大降息、减税和减费力度
法制网记者余瀛波
连日来,全国政协委员们的提案陆续汇聚到全国政协大会提案组。据《法制日报》记者现场了解,在截至3月3日17时共收到的1471件提案中,涉及“推进小微企业发展”的提案不在少数。同上届相比,这应该算是新形势下今年“两会”最为引人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
公共服务平台需引进优秀律所
据2011年中国企业调查系统调查显示,目前“停产”、“半停产”的中小企业约占15%至20%。
如果说2009年是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是最复杂的一年,那么2011年中小企业是最纠结的一年,特别是小微企业正面临多重困境:不断被压缩的利润空间;资金链断裂风险;更加严峻的用工荒等。
如何破解当前小微企业面临的困局?参加今年“两会”的政协委员们给出了自己的建言。全国政协委员、段和段律师事务所创始人及管理合伙人段祺华的提案是“提高法律公共服务水平,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段祺华认为,中小企业作为单个个体,往往难以得到合适的专业法律服务。这不仅使得企业本身面临不必要的法律风险,也给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造成不稳定因素。目前,各省市均建有法律援助中心,也有部分地区已经建立起面向中小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向企业提供包括法律在内的各种服务。但由于这类法律服务大多停留于比较宽泛的沟通,很多企业仍然无法得到贴合企业实际的具体方案,企业合规性运作难以落实。
因此,段祺华提出,政府在公共服务的职能上应发挥更大作用。政府应当从制度上进行引导,在资金上给予扶持,使广大的中小企业能得到更优质的法律服务,从而拥有更良好而健全的发展空间。
段祺华进一步建议,当前应加快建立覆盖面广,专业性强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提高服务平台吸引力,引进优秀的综合性律师事务所,为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可靠的法律服务。从而有效帮助创业公司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把控运营风险。
应实行“多支少收”宽松政策
“把培育和发展小微企业作为重要战略举措”,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监察局副局长杜黎明更是将小微企业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杜黎明在提案中写道,“大企业富国,小企业富民”。
杜黎明认为,随着融资困难、生产经营成本持续升高、劳动力成本上升,当前小微企业面临的瓶颈除了这些客观因素外,政府政策执行不到位,扶持效果打折扣,也是造成目前小微企业严峻形势的另一方面原因。尽管国家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框架已基本形成,但是有利的政策措施落实难度依然较大,“重大轻小”观念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在政府采购、招投标、园区招商时,不是依据技术标准来选择产品,而是简单地比规模、比注册资本金、比业绩、比销售。对小微企业的扶持资金事实上也存在“撒胡椒面”现象。
在杜黎明的这份提案中,提出了许多推动我国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具体建议。比如,实行“多支少收”的宽松政策,营造小微型企业平等的市场准入环境。全面梳理各项扶持政策,本着“能免则免、能减则减、能缓则缓”的原则,加大降息、减税和减费力度。相关部门进一步清理收费项目,规范收费行为,理顺管理职能,为小微型企业进入市场营造公平的发展环境和法律政策环境。有关部门要加大监管和跟踪监测力度,确保政府的扶持政策到位。同时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明确划分政府与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的功能,强化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职能,将行业监管等职能尽快转移到行业协会商会。加快商会立法步伐,规范行业协会商会有序竞争。
小微企业认定标准过高
对于当前小微企业面临的税费压力过大问题,杭州市政协主席孙忠焕委员提出的建议是要“着力降低税费负担”。他在提案中指出,根据有关方面调查,现在中小企业承担的税收项目主要包括增值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水利建设资金、房产税、土地使用税、企业所得税等八大类,税率从25%到0.1%不等。相对过重的税费负担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孙忠焕提出,根据对杭州市余杭区55家年销售收入在1亿元以下的中小企业2010年度经营情况的抽样调查发现,这55家企业中,盈利的为28家、亏损的为27家,近乎一半的企业亏损。
该抽样调查数据中还有一项值得关注:被抽样的企业几乎都无法满足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小型微利企业的界定标准,无法适用小型微利企业的低企业所得税率标准20%,因此只能按照25%的相对高标准缴纳企业所得税。
事实上,《法制日报》记者注意到,在其他一些涉及小微企业的相关提案中,同样也提到了这一点:要进一步明确规范小微企业的定义和定位,切实减轻小微企业税费负担。
毫无疑问,如何帮助小微企业更好地成长、优化小微企业生存环境、解决小微企业面临的各种问题,已经成为今年“两会”的一大焦点,相信不久,更多促发展政策及细则将会密集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