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就像高铁上挂一辆拖拉机。只有当拖拉机可以与高铁开得同样快,或高铁挂上拖拉机还可以跑得同样快时,这才是桩好生意。
近段时间,几乎每一个中国的创业板和二板企业的董事会都在讨论并购问题,为什么?都是钱烧的。中国证券市场上,从2009年恢复IPO之后始终存在超募现象。融得钱多是好事,但钱一旦到账上就非常痛苦,因为增加了总资产,也增加了净资产,资产回报率就要下降。这些钱怎么创造价值?有很多企业采取比较积极快速的方法,那就是并购,所以现在的并购很热。
是桩好并购吗?
假如一个上市公司净利润1亿,最近3年每年平均增长率50%,市盈率达到40倍,向市场增发25%的新股,融到10亿元资金。拿了钱很烫手,就去并购一家企业百分之百的股份,共花10亿现金,当年这个企业的利润是1亿。
是一桩好买卖吗?有人说不错,因为现在市值还是50亿,对应的利润变成2亿,市盈率从40倍降低到25倍了。如果市场继续看好你,股价就会补涨;不涨也没问题,市盈率下降,投资风险也下降了。但也有人说不一定,之前市场愿意以40倍的市盈率来买你的股票,就是因为它看重的不是你目前的盈利能力,而是未来的趋势。判断这笔并购到底是不是好生意,不能只从交易时点上静态去看。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现在虽然通过并购增加了1亿利润,但未来并购后新实体的成长性更重要。就像在高铁上挂一辆拖拉机,只有当拖拉机未来可以和高铁开得同样快,或者高铁的马力非常强劲,拉上拖拉机还可以跑得同样快时,这桩并购才是好生意。
因此,并购的成功首先要从观念层面来确保,首先,明白并购不是目的,也不是战略,只是实现企业战略的手段之一。其次,前面提到的流动性驱动的并购基本上都是以失败告终。从国际经验看,这类并购失败的概率超过70%。行政命令驱动的并购也很可怕。一家著名央企的高管谈到海外并购时说,国资委要求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种行政命令驱动下的并购也是难以成功的。最后,机会主义驱动的并购也以失败居多。当年TCL就是被机会主义绑架了,由于摩根斯坦利给它出了一个分析报告,说汤姆逊这么好的机会需要去抓住,TCL就这样被海外并购套牢了。
所以,并购之前首先要调整观念,把它作为一个手段来处理,当成所有方法选项中的一项,最后选择它不过是因为它最优而已。
买得便宜,管得好
并购做得比较好的企业,在操作层面满足了两个条件:买得便宜和管得好。首先看怎样才能买得好。
抓住周期机会 在行业周期性低估的时候,企业的价格最便宜,原股东的谈判能力和议价能力最弱,这个时候最容易拿到好价钱。有人说,周期性来了我也在周期里,我也没有钱—这句话很有道理。大部分企业都是每次低谷的时候就讨论现金管理,然后好了伤疤忘了疼。
首先,你要在有钱的时候就对现金管理有前瞻性考虑。其次,在跨国并购中,情况可能不同,因为不同国家所处的危机阶段和流动性松紧的程度是不一样的。中欧一名EMBA校友2009年时就非常巧妙地利用了这个情况—当时他在中国可以拿到钱,因为中国的流动性过剩,而在德国的被并购方快要饿死了,于是他以最便宜的价格买入德国的世界第三大机床厂,拥有50%的股份。
最后,要跟踪行业供需关系的动态,不能轻易扑进去。2007年有个企业家对我说,他在温州做服装厂,最近收购了一家造船厂,因为后者能赚钱。他犯的第一个核心错误就是机会主义收购;第二个错误更严重,即对行业供需关系的动态跟踪不足。表面上看起来,当时造船厂的订单很多,交出去的船毛利率达到40%。但是,造船厂说毛利率达40%,这个数字是一个不可复制的历史最高点。当时接订单的时候钢材还没有涨价,利润看上去很高。事实上由于当时的恶性竞争,船价虽然很高,但出现了先交20%的定金,造好再交80%的收费方式。加上主要零部件的价格上涨比船的价格涨得还要快,造船厂人工翻倍,相互挖人,导致最后的成本完全不一样了。2008年9月份金融危机以后,三年中造船业几乎没有什么订单,还有些订单直接放弃20%的定金而弃船。很多造船厂陷入困境。所以,行业的供需关系要动态跟踪,对行业成长前景的把握非常重要,这也是在并购中经常没有做好的功课。
对目标企业深入理解
考虑了行业,再考虑企业。首先要考虑目标企业在行业中的定位怎么样,在此定位上能不能被改善?是不是龙头企业,有没有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反映在技术的先进性和研发能力方面怎么样?
有一位企业家,在全资收购做防弹车的英国汤姆逊公司之前,与汤姆逊合作了将近十年。首先是技术合作,两个公司建立信任以后,在北京建立了合资企业。在合资企业中建立了文化的融合和技术的契合度。最后被并购公司出现家族继承问题,想要卖掉,这位企业家才去把汤姆逊慢慢收购下来。这时他对目标企业已经有非常深入的了解,虽然后者在英国行业地位的改善空间很小,但毕竟是该行业的龙头企业,技术的可检验性很强。
耐心和等待
并购如果只是过去考察,喝一杯香槟就签协议,这就死定了。并购谈判是非常艰苦的,因为买家想便宜,但好东西不会轻易卖给你,所以耐心和等待很重要。行业会给你意想不到的便宜,这个时候你敢下手有两个原因:一是能拿出现金来;二是对这个行业和企业有深入了解,不会因为市场的情绪和流动性因素而影响决策。最不慎重的往往就是受到市场情绪和市场流动性影响的并购决策。
如何估值
收购企业有两种范式:第一种是清算法,第二种是持续经营法。
用清算法在进行资产评估时,需要把控一些风险。第一,资产数量的评估可靠性在会计上是非常突出的问题。有时是差错,有时是造假,有时是历史遗留问题。去年我碰到一个例子,上海一家酒店的土地根本不是商业用地而是划拨地,里面隐藏4000多万的土地转让的费用,如果这些问题没有看透,对资产的清算评估会出现非常大的偏差。第二,资产清算的可行性和成本也要考虑进去。资源类的项目并购一定是要完全收购。在中国市场上,2000家上市公司中只有8家企业没有大股东,剩下1992家企业都有大股东。企业报表隐含资产的增值你要清算后才能实现,但只要大股东不打算卖,你就卖不掉,资产清算没有可行性。还有一个可行性的影响就是当地的政策限制。如果企业跟当地政府有约定,或者跟工会有约定,就会有很大的问题。所以并购不能光看账面静态的价值,而要把所有的可行性和成本都考虑进去。所在国政策的变化也很重要,例如最近澳大利亚突然冒出来一个资源税,在巴西也有这个趋势。
持续经营型的项目并购中,有一个这样的例子。一家创业板企业想收购一家英国公司,对方除了商誉什么资产也没有。并购方对被并购企业的人员也没有控制力,因为员工不是企业的资产,要辞职就辞职,这个并购就很成问题。并购看重的是目标企业不断改善的盈利能力,也就是成长性而非资产规模。
做持续经营型并购时,千万不要付两次钱。有些时候公司跟你谈项目,首先按照市盈率倍数谈,然后又说,企业商标在报表里面没有估值,值50亿,你还要付点钱—这就是两次资产议价。当我们纯粹按照市盈率和成长性估值的时候,企业没有反映在报表上的所有无形资产都已被考虑进去了。为什么我们会以一个非常高的市净率买一家企业?说明这家企业的净资产是偏低的,已经把没有反映在报表上的专利、GNP证书、商标、商誉都考虑进去了。这类无形资产评估陷阱比有形资产风险大得多。
管得好
关于收购以后的管理,我感性地认识到,最成功的是B2B买技术—只要买过来的技术能消化,通过规模化生产能找到成长性更好的市场,这个技术就“二度春” 了。最典型是一个中欧校友的例子。英国汤姆逊公司拥有运钞车的大量专业技术和专利,运钞车在英国是成熟市场,在中国则是高成长市场,因为中国的银行对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技术嫁接过程中,企业文化和品牌的作用不是特别大,汤姆逊是英国人生产还是中国人生产,对银行买不买车的影响并不那么大,因为运钞车是有很多技术指标是可以理性化衡量的,所以中国企业并购汤姆逊这个品牌之后就经营得很好。
买技术的并购,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技术人员,这些人容易留住,只要你尊重他,给他研发预算,就会一直待下去。如果是买品牌,核心竞争力在营销人员身上,他很容易跑掉。而且品牌还有很多文化的因素。一个二线奢侈品牌被香港人全资收购,但它还是写法国制造,不会告诉别人它已归香港公司所有。如果是买资源,则所在地的关系、政策变化、供需关系等影响比较大,但可靠性相对要高。如果买工厂,涉及到工人退休、工会问题,最后会带来很多的问题,整合的难度也非常大。
软的方面怎么才能管好?关键在于各方利益和周期协调,新老股东、大小股东、高管和股东之间关系的协调。新老股东的沟通中,最核心的是大家对于未来的预期和对回报时间的预期,在这些方面把协调做好,整个合作就会非常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