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在哈尔滨哈药集团制药总厂附近,央视记者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即使在夏天,也仍然有人要带着口罩。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哈药总厂这家全国医药“百强企业”,不仅排放污气,而且排放污水,废渣处理也不达标。
根据空气质量检测显示,哈药总厂相邻区域空气中硫化氢气体超标1150倍,氨气超标20倍。废水排污口氨氮为85.075,高出国家规定极限值35两倍多,排污口COD为1180,高出国家规定极限值120近10倍。对于废渣的处理,不仅不加分类,而且随意焚烧,部分废渣简单焚烧后流入河流,大量废渣直接倾倒在河边。
哈药总厂,这家制药总厂现在看上去更像是一家 “排污总厂”,其“产品”不但有废气污染,还有废水污染和废渣污染。既是医药行业的“百强企业”,恐怕也是排污“百强企业”。一个医药企业连自家所在地的群众健康都不当回事,能否把全国人民的健康真正放在心上,值得怀疑。
我注意到,哈药总厂并不是今日才被发现是排污大户,而是有着悠久的排污历史。就最近这几年,黑龙江省多位政协委员曾就哈药总厂排污问题联名提案;2007年因群众反映强烈,哈尔滨市环保局召开现场会,向社会通报哈药总厂要在当年采取措施解决异味污染;2009年多家媒体继续报道哈药总厂恶臭扑鼻……
一家排污企业何以在群众不满、舆论“炮轰”中不做出改变? 2007年哈尔滨市环保局承诺当年采取措施解决异味污染,2009年哈尔滨市政府召开新闻通气会,表示“怪味”车间将搬迁,然而,哈药总厂至今依然臭味熏天,不见改变。
比较典型的欺骗案例是,当地群众普遍对哈药总厂排放的异味反映强烈,而相关部门的回应竟然是“排污达标”,显然,这是在为排污企业说谎。再比如,企业有关人士称臭气是因为跑冒滴漏,而记者调查发现厂区没有任何防护措施。而地方政府还千方百计“说谎”保护排污企业,例如,黑龙江省召开2009年全省环境执法会议邀请10余家媒体参会,对企业违法排污等情况一概“保密”。
当地政府之所以如此照顾排污企业,说白了就是为了地方税收和政绩。据相关报道,哈药总厂利税占到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将近三成。哈药总厂作为哈尔滨的一张“名片”,地方政府怎舍得对哈药总厂下狠手治理?可见,当地政府宁可闻臭味,也不愿对哈药总厂动真格。
在地方政府多年对哈药总厂污染问题难以“痛下杀手”的情况下,国家有关部门要有作为:一是,国家环保部门应从环境保护角度介入调查,鞭策地方政府和排污企业立即做出改变;二是,国家药品监管部门应从药品生产等角度介入调查,哈药总厂是否符合药品生产规范值得怀疑;三是,哈药集团作为上市公司,其旗下制药总厂大肆排污,不符合“绿色证券”,证监会要有作为。
让人不解的是,节能减排能与“官帽”挂钩,而企业排污却没有与“官帽”挂钩。我们不仅要向国际社会承诺节能减排目标,也要对国民承诺治污目标或者环保目标,这两种承诺同样重要。关注像哈药总厂这样的污染大户,不能等到世界环境日到来才关注,而是要时时刻刻予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