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只有信贷政策而无真正意义的货币政策。因此,不少人以为货币政策就是信贷政策。其实货币政策是通过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来调节社会总需求,使总需求与总供给实现动态平衡,促使经济稳定增长。信贷政策主要是根据产业政策或市场原则对信贷投向做出规定的一种政策行为。信贷政策不是调节经济总量的工具,而是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的工具。在众多目标中,信贷政策主要关注三个目标:一是调整信贷结构,二是鼓励信贷创新,三是防范信贷风险。
在经济政策中,产业政策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构成一个三角形。信贷政策处于产业政策的下游。信贷政策实际上是实现产业政策的手段,也是实现产业政策的市场化路径。
金融风险的隐患、经济安全的威胁
2002年下半年以来,我国银行信贷资金快速增长,信贷资金大量向部分地区和部分行业集中,钢铁、水泥、汽车、电解铝等产业投资过热,盲目投资、低水平扩张现象严重。另一方面,国家产业政策实施中,金融支持力度不够,严重影响了政策效果。2003年前3个季度,贷款融资占国内金融市场融资总量的比例已达到89.8%。信贷资金流向与产业政策导向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背离现象。
信贷资金过度向部分行业领域集中,“贷大”、“贷长”、“贷垄断”现象十分普遍,盲目投资造成产能过剩、产业结构进一步失衡等多种不良后果,对国家产业政策的实施造成很大负面影响,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经济热点切换快,产业结构变动剧烈,再加上我国条块分割现象严重等现实国情,信贷资金未能遵从产业政策的有效引导,盲目跟风严重,造成信贷资金的过度集中与投入,结果使得国民经济中快速增长的行业往往没有成为银行利润的增长点,反而成为新增不良贷款的集中领域,直接构成金融风险隐患,进而威胁到国家的经济安全。
分析表明,产业政策、信贷政策背离,首先是不同产业之间市场化程度的差异所致。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改革市场化加速发展的时期,由于历史、地域以及政策配套等原因,各产业的市场化进程不尽一致。如电力、教育等产业近年来市场化改革步伐加快,从资金投入、结构调整、市场准入、资源配置等各方面贯彻市场化理念,以市场原则引导发展。而以水利、交通、石油等为代表的产业市场化要么尚未起步,要么步履艰难,仍延续着政府主导的基本模式。产业之间市场化程度的不同在结合同样的信贷资金时,会产生不同的政策反应,这种差异性直接导致产业政策与信贷政策协调机制结构的扭曲。
其次,是产业政策自身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产业政策体系不完整,特别是产业政策对经济结构长期变动趋势的指导意义没有显现出来,如作为政策体系内容的产业振兴政策和产业组织政策都未形成等。同时随着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大量已有的产业政策也需要调整和完善。产业政策体系的不完整使得信贷政策在进行信贷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时缺乏参照系,信贷政策难以跟踪长期的产业发展趋势,明显具有短期性和变动性,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反应整个经济发展的结构方向。这样不仅使制定信贷政策缺乏有效的依据,也大大限制了信贷政策作用的发挥。
第三,是信贷政策自身的问题。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给商业银行经营带来了很大的活力,但从整个经济系统来看,这种改革也存在一个效力外溢的问题。目前结构调整的信贷工具还不太完善,信贷规模控制制度的取消,具有结构调整功能的再贷款规模缩小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信贷政策的落实。更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我国信贷政策传导机制极为不畅,银
行信贷资产仍然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对于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这其中,有社会资信调查滞后的原因,但银行自身的体制缺陷和观念落后也是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之一。同时,我国银行没有灵活的信贷资产退出机制(不管是区域退出还是行业退出),信贷资产流动性极差,不仅影响到银行自身经营,更使信贷资金的运行难于反应经济现实,无法起到国民经济指示灯的作用。
第四,是地方政府的问题。产业政策很大的程度上要讲协调效益、长期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地方行政领导由于地方的利益驱动更注重短期经济效益,结构调整与地方利益形成冲突,产业政策在区域布局实践中被悬空。在地方政府对金融运行干预能力很强的情况下,银行往往不是从“赢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协调的角度进行决策,而是以缓解地方政府所构成的压力为目标。信贷政策执行中在微观层面被严重扭曲,直接造成地区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等现象,形成较为普遍的信贷资金满足地方利益而违背国家产业政策的局面。地方政府对银行业务运作干预过大,或者银行在长时期的行政化经营历史中遗留下来的地方情结,从单个区域来看,可能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好事。但是,从国家总体经济结构设计和长远发展大计来看,是极其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