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以来,台州经济开发区商业街,不少店面正在进行重新装修,原先的时装铺变成了美发屋,早餐店换成了水果摊……一些新面孔时不时地出来吆喝生意。来自椒江的小耿就是其中一位,她的新店是房产中介。“生意不错!开张没几天,就做了好几单。”小耿信心十足。
“上半年,台州新设立登记内资企业4867户,比去年同期增长13.87%。其中私营企业3748户,农民专业合作社947户。新设立个体工商户20850户,较去年同期增长38.36%。”——这是市工商局提供的一份最新资料,也就是说,2009年上半年的每一天,台州都诞生27家内资企业,115个“小老板”。
老板多了,创业热情更高
“尽管金融危机有影响,但咱们老百姓的创业热情依然高涨。”昨日,市工商局企业注册处副处长石云刚指了指手中的几张纸,上面的一个个表格和数据就是最好的说明:
上半年私营企业增加3748户,同比增长8.83%;实有私营企业44688户,同比增长5.96%。虽然去年以来发生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在2008年给我市私营企业发展带来了较大冲击,但从今年上半年发展数量来看,情况明显好转。石云刚分析说:“这要得益于,一方面国家出台了多重利好政策,企业在危急中树立起了实际的创新发展理念;另一方面,上半年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比年初都有新增,融资困难有所缓解,企业生产成本负担减轻。”
新登记的个体工商户大多从事第二、三产业,约占新登记总人数的95%;新增资金数额为11.79亿元,同比增长11.23%。从行业分布看,排在前五位的是: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和邮政业。究其原因,主要是个体户是一种经营管理灵活、投资规模较小、运行成本相对低廉的经济类型,所以颇受我市普通市民及小规模创业者的青睐。“再加上,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免除个体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等费用,降低个体户的准入门槛,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台州市民的创业热情。”市工商局有关人士表示。
私营的多了,非私营的少了
这一边,私营企业增加了近一成,其中个人独资企业发展迅速,上半年新设785户,同比增长39.68%;那一边,非私营内资企业持续大幅下降,降幅超两成。
一段时间以来,个体老板的名片变化很快,几天前还是某某经销点、批发部,现在一下子“换”成了某某经销公司、贸易公司。个人独资企业的快速发展,直接促进了我市私营企业的大幅增长。据了解,我市各级工商部门通过管理和引导,对一些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个体工商户,引导其办理个人独资企业登记;个体工商户本身因税收政策等原因,为取得一般纳税人资格也纷纷转为企业经营。一些个体工商户坦言,这样一来,他们办企业的热情就更高了。
与之相反的是,由于国有、集体企业继续深化改革,经济性质发展了转变,越来越多的国有、集体企业改制成为私营企业。“国有、集体企业除了分支机构外,已很少有新设立的。”石云刚表示,上半年全市已有9家集体企业改制成私营有限公司。
此外,还有一个因素不容忽视:非私营内资企业注销数大于新设立数,上半年,非私营内资企业注销的有339户,远远大于新增的172户。此消彼长,直接导致这一类的企业数量逐年减少。
新增企业中,第一、三产业比重加大
“第二产业在内资企业中的绝对优势已逐渐丧失,上半年新发展的4867家企业中,第二产业只有1961家,占四成左右;而第一、三产业的总和达到了2906家,占比接近六成。”这一比例的颠覆,反映出台州市民的创业取向已发生了变化:从重视制造的工业向与民生更为贴切的农业、服务业倾斜。
石云刚指出,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的实施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新发展数不断上升,上半年同比增长了56.27%,“这是为何第一产业所占比例增大的主要因素”。同时,批发零售业、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业等第三产业在市民创业中唱起了“主角”,上半年新发展上述行业内资企业1642户,占到了新设立内资企业总数的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