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人向外地人说起豫剧,往往眉飞色舞,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外地人对河南人提起豫剧,也大都跷指称赞。可以说,豫剧是河南人的骄傲。豫剧具有光辉灿烂的发展历程,诞生之后,不断向外拓展,不仅生根开花于河南全省的城镇乡村、平原山区,而且流布了全国16个省区,专业剧团数量最多时达到39个,居全国360多个剧种之首。
经过多年的发展,河南豫剧已经有了一个自己的产业发展链条,通过这个链条,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记者为此特意来到河南,对于豫剧进行了一番调查。本专题撰文 商报记者 李解 席敏 山东人民广播电台 孙波 宋强 河南郑州联动报道
《梨园春》支撑起豫剧产业
2008年4月12日上午,河南电视台门口一辆贴有“梨园春擂台赛报名”字样的依维柯汽车刚刚在门口停稳,就立刻被一群人所包围,车周围不断响起“俺要报名”的声音,不少人甚至都是从河南很远的地方过来的。5岁的邱田小朋友虽然人不大,但是已经学习唱豫剧两年了,而且多次参加梨园春的打擂比赛,是一个颇有丰富经验的“打擂者”。
据梨园春的制片人蒋愈红女士介绍说,豫剧在河南颇有群众基础,“都说我们河南有两个擂台,一个是武林风的百姓擂台,一个就是我们梨园春的擂台,还说我们河南的学校多,一个是武校多,一个是豫剧学校多。基本上每个河南人,都会哼上几句豫剧的唱腔。”
苗艺蕾,周口市淮阳东关艺术学校的学生,今年才八岁,是2006年的梨园春擂主的银奖获得者,从六岁起,苗艺蕾就被送进了豫剧学校去学唱豫剧。原因也很简单,就是他的父母家人都是豫剧戏迷。“每次我回家以后,爷爷奶奶都要我给他们唱豫剧,我就跟点唱机一样。”苗艺蕾的脸上写满了天真:“我也很喜欢唱豫剧,因为学唱了豫剧之后,可以得到很多很多人的喜欢,就像常香玉奶奶和李四中爷爷一样。”
如今,苗艺蕾已经成为了淮阳的小名人,尽管平时大多是住校,但是偶尔放假回家的时候,左邻右舍都会到他家里串门,听他给大家唱豫剧。
苗艺蕾的老师叫赵玲,是东关艺术学校里唯一的一位豫剧老师。尽管是艺术学校,但是实际上这个艺术学校主要是以教育为主的,学豫剧仅仅只是占用了孩子的课余时间而已。但就是依靠着这种课余时间,赵玲老师接连带出了十多个梨园春的小擂主,是河南省所有院校里出“擂主”最多的。
“比如说孔颖、黄智慧、潘苗苗,都是我们学校里培养出来的。”在赵玲老师看来,之所以自己可以培养出这么多的小擂主,主要源自于豫剧在河南那种丰厚的土壤,以及梨园春对豫剧的培养。“就我个人感受来说,梨园春从创办到现在的十四年的时间里,已经让豫剧在整个河南得到了最大的推广,甚至还推广到了全国,可以说,梨园春是豫剧文化产业支柱中的支柱。”
“送礼就送《梨园春》入场券”
4月13日下午六点半,距离《梨园春》直播尚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河南电视台的大门前已经聚集了一大群人,其中大部分人是前来参加演出的商家方队,他们穿着整齐划一的服装,三三两两的聚集在一起,而另一部分人则穿着比较混杂,他们往往站在一边,对着周围的人问道:“有票吗?有票吗?”据记者了解,这些人大多是来“淘票”的豫剧戏迷,老潘就是其中的一员。
已经五十多岁的老潘,是个骨灰级的豫剧迷,从小到大,他是听着豫剧长大的,有时候听戏,一听就是一天,自从梨园春开播以来,他是期期不落,而且他尽可能的要来到现场听戏。“怎么说呢,现场可以见到很多名家大腕”。但是由于梨园春的直播是不售票的,因此淘换一张票是很难的。
“以前有一次,我经过电视台,正好遇见一个商家方队的人没有来齐,我就跟他们说,我穿着你们的衣服去当观众,不要钱行不行?结果人家答应了,哎呀,当时真激动啊。”当然,老潘也不是每次都能淘换到票,一旦到了七点半的时候还没有淘换到入场券,他就会果断的骑着车子回家去看直播。面对这种情况,《梨园春》的制片人蒋愈红颇有些歉意:“没有办法,很多时候我们剧组自己的人都弄不到入场券,基本上每期梨园春,各个豫剧团和商家方队就会瓜分掉入场券。我们剧组流行过这么一句话:‘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就收入场券’。”
梨园春从创办至今,已经走过了十四个年头,捧红了一个又一个的名角,收视率也是始终高居河南电视台的首位。“最高的时候,我们的收视率可以达到37%以上,现在一般也是固定在18%以上。”居高不下的收视率让梨园春和武林风成为了河南电视台的支柱,而梨园春本身,也成了河南豫剧文化产业的标志性节目之一。
“当然,广告收益是我们最主要的收益,但是我们自身也在不断的努力尝试发展新的产业来支撑我们梨园春和豫剧文化产业。”蒋愈红告诉记者说,为了能够更好的将梨园春变成豫剧的文化产业,梨园春特意建立了单独的网站,还和短信彩铃运营商一起制作了很多的豫剧彩铃,供戏迷下载使用。虽然一年下来可能只有几万的收入,但是“确实是一种新的尝试,也确实在逐渐的形成了一种产业。”
当然,蒋愈红也不否认梨园春和豫剧所面临的困难:“十四年了吧,我们梨园春一直在不断的求新求变,但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始终困扰着我们,那就是我们的豫剧听众越来越少,而且听众的老龄化非常严重,所以我们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把豫剧向年轻人推广。”为此,梨园春不但推出了小擂主的比赛,还逐渐的开始尝试通过网络吸引年轻观众,“我们在自己的网站上专门推出了梨园春豫剧FLASH大赛,因为现在年轻人比较喜欢FLASH这种形式,这是一种很新颖的方式,而且效果也不错。”
作为豫剧文化产业的代表,梨园春的生存状态很不错,每年数千万的广告收益足以让它可以继续支持推动豫剧文化的发展,而除了梨园春外,河南其他的豫剧剧团,也在不断尝试着以各种形式推广和建立豫剧文化产业,并且也取得了不俗的表现。
夹缝中逼出来的豫剧改革
河南省拥有着与武术一样丰厚的群众基础,在这块中原热土上,曾经活跃着数百家豫剧团,随着改革的开放和市场的淘汰,如今的豫剧团规模已经开始萎缩,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什么时候,河南省豫剧一团始终在整个豫剧市场上有着一种难以比拟的号召力。
当记者走进河南省豫剧一团的大门时,迎面而来的就是豫剧名家常香玉大师的照片,而在该团的团史上,也赫然留有这样的记录:“河南豫剧一团成立于1956年3月,其前身为豫剧大师常香玉创办的香玉剧社,剧团成立后,常香玉、赵义庭、李兰菊、马兰香、马天德、赵锡铭、王素君、高兴旺等一批豫剧名家汇聚于此,开始进行全国巡演。”
不过,就是这样一个有着辉煌历史的豫剧一团,却曾经陷入过一段非常困难的时期,该团团长李道畅告诉记者说,在步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后,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加上观众的流失,一度使得剧团处在了死亡的关头,为了能够救活剧团,团里的员工想尽了各种方法开始改革创新。
说起这些事情来,李道畅颇有些感慨:“没有办法,这就是市场,时代在进步,我们还是抱着以前的演出方式不放,肯定会被淘汰,而且现在港台音乐和韩流这么厉害,作为一个民族曲艺的表演单位,日子当然不好过了。”李道畅认为,现在的豫剧依然处在一种尴尬的位置上,首先是缺少足够的资金:“国家一年只能给我们这些钱,那么钱不够怎么办?只能去想办法赚钱,拉赞助是一种方法,但是问题在于我们没有市场啊,赞助商一听是豫剧团,根本不跟我们谈。”无奈的李道畅只好和自己的团员们一起再想别的办法。
李道畅和团里的一些领导商量之后,觉得要改变这种现状,最好的办法就是革新剧目。“说实话,这个花木兰现在在河南基本上人人会唱,很多剧目也是流传很久了,大家都能倒背如流了,那么我们再演有什么意思吗?所以只能去改,编出新的剧本,利用舞台上的一切道具把老的戏曲节目重新包装;另外,现在很多农村里的人还爱听豫剧,可是他们不会进城来听,那么我们就走出去,到乡下给他们演出。”于是,李道畅和团里的几个编剧演员们开始了自己的创新之路。首先,他们编排了全新的豫剧《常香玉》,同时新创、加工、复排优秀传统豫剧《三娘教子》、《午夜惊魂》、《包青天》、《义烈女》等剧目。“后来我们想,如果下乡光是唱豫剧,可能只会吸引一些老年观众,那么我们何不再创作一些滑稽剧小品什么的呢?这样还可以吸引一些年轻观众,让剧团发展的更好。”果然,在经过一系列的创新和加工后,豫剧一团的演出效益开始有了一种回暖的现象——仅去年一年,豫剧一团的演出场次达到了163场,创收282万多元。
从民众需求中
拓展市场空间
王法争
一个周六的晚上,我在小区里散步,迎面过来两个人边走边聊。
“明天晚上再到这儿集合去锻炼啊?”
“不行,明天星期天,我得在家看《梨园春》。”
显然,答话的人是个典型的豫剧迷。这是发生在山东济南一个普通居民小区的场景。答话人虽然喜欢豫剧,但以前也许就是在小区里哼上几嗓子。可是现在,他开始成为了以豫剧为主打内容的《梨园春》的一名忠实观众。
这就是市场的力量。在《梨园春》问世之前,豫剧虽然也有着数千万的“粉丝”,可是,却很少有人从中赚取过经济上的收益。而在无数上述答话人成为《梨园春》铁杆之后,这个以市场化运作为核心的的电视节目,已经成为豫剧这个传统地方戏产业化的重要一环。
民众对豫剧的欣赏有些庞大的需求,《梨园春》则满足了这一需求。在赢得了民众的注意力之后,《梨园春》更赢得了滚滚而来的经济效益。《梨园春》成功关键的在于,从庞大的豫剧戏迷群需求中发现商机,在整合相关环节的众多资源后,进行了合理的市场化操作,理顺了豫剧文化产业链条。
《梨园春》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豫剧这种传统文化与电视这种现代文化传播渠道的有效融合。豫剧茶馆的勃兴,则是从民众需求中拓展传统文化市场空间的另外一种可行的路径。
豫剧虽然为广大观众所喜闻乐见,但有许多剧团却存在着经营状况不甚理想,豫剧有着数万的从业人员,200多个专业剧团,但是整体的经济效益的潜力,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而同为国内民间曲艺形式的东北二人转,却深得许多观众喜爱。
豫剧茶馆遍布郑州各地,便是豫剧“二人转化”的具体体现。在放弃了长篇大论的舞台剧之后,众多豫剧“粉丝”们追逐的名角们走进了市场的前台,在茶楼为听众献艺,同时也是为市场提供其需要的产品。豫剧消费者付出的代价是花钱听唱,产品提供方得到的回报为演唱者得到劳务报酬,茶馆经营者赚得直接和间接的利润。
在有了可观的报酬作为收入之后,众多豫剧团的有名无名的从业者方能摆脱对不多的政府经费的单一守望,一旦剧团以团队的名义介入类似的市场化运作流程,将使得类事业单位存在的剧团彻底进入市场,占据合适的利润传递环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