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专业的产权法律服务平台
  + 即刻致电0371-63691828加入专业的产权法律服务平台,快速提高知名度、提升案源!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首页 产权法规 法律常识 案例 文书 产权律师 在线咨询 产权贴吧  
  行业新闻 - 著作权 - 创意产业 - 商标 - 软件 - 商业秘密 - 特许经营 - 新法速递 - 法律社区  
    北京特邀知识产权律师
欢迎加盟
 
    成为本频道当地特邀律师,您将尽享当地优质案件委托资源,提高知名度,提升案源!开拓您的法律事业![查看详细]
北京专业知识产权律师 更多>>
欢迎您加入
欢迎您加入
欢迎您加入
欢迎您加入
本栏目热点内容  
· 全国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现场会与会人员到我(2008-11-9)
· 关于调整我市耕地占用税适用税额的通知(2008-11-9)
· 国土局贯彻落实市纪委二次全会精神(2008-11-9)
· 我局召开2006年度工作总结表
 
  当前位置:主页 > 创意产业 > 浏览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电影产业发展

中国产权法律网 2009-2-3   来源:   编辑:
 

2008岁末,金融危机逐渐在全球蔓延开来,世界各国的电影产业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冲击。中国的电影产业在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中也受到影响,而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金融危机的传导作用力的加大,金融危机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影响或将在强度和范围上逐步放大。面对严峻的现实与不确定的未来,我们如何应对?这是所有电影业界与学界人士必须深思的问题。
一、中国电影产业正在遭受和将要遭受的冲击
2008年年底之前,金融危机不会对中国电影产业造成太大的冲击,目前主要表现在在产业链的上游,而且规模比较小。主要有:一些拍摄计划可能因为金融危机停止或推迟实施,一些拍摄中的项目会遇到资金不到位、撤资等问题,剧本创作和内容策划也最先受到影响。但是到了2009年,中国电影产业难免遭受一定规模的冲击:
首先,金融危机将会使中国电影产业的融资出现困难。
中国电影产业的融资渠道主要有海内外企业投资、风险投资、广告投入、版权销售、个人融资、政府出资、间接赞助和电影基金资助等。由于投资方的资金链、资金源和投资信心等因素,所有这些融资来源都受到影响。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是外资投资,据11月21日的New York Post报道,曾经宣布成立2.85亿美元基金拟投资亚洲电影的温斯坦公司(The Weinstein Company)因为经济环境不断恶化,裁员11%① ;而A3基金,釜山亚洲电影基金因为日韩的金融危机将会使对中国的电影产业投资大大降低。虽然中国的电影市场的稳步上升会吸引一些国外资本的进入,但在金融危机远未见底之前,有多少国外资本会进入,这些外国资本会以何种方式进入,以何种方式投入,都充满许多变数。另外,因为股市大跌,虽然中影集团和华谊兄弟等上市步骤会继续进行,但短期内靠股市融资也数额有限。还有,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的不断加大,海内外企业经营问题不断暴露,企业和基金风险投资的可能性不断变小,企业广告投入也会相应减少。值得期待的是政府出于拉动内需的考虑,对于电影的政策性投入可能增加。同时,部分企业在原来经营领域丧失投资机会之后,可能受到大萧条时期美国电影反而从总体上得到发展的历史事实的刺激转而投资电影领域。
其次,风险加大,将促进电影质量的提高;投入不足,将部分影响电影的质量及口碑。
业内有人士称,金融危机会使中国电影的质量上升,这是从企业规避风险的角度来考虑的,企业会在策划和制作上更谨慎、更精心,同时,电影创作环境变化,一些现实题材可能促使艺术上更成功的影片出现。另外,金融危机使得雇佣境外技术、制作团队的花费下降,一些次高端投入的电影也有能力雇佣这些工作人员而提升质量。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中国目前的许多电影制作投入基本处在最低保证的水平,金融危机导致的投入不足势必造成电影制作在场面和技术等方面难以迈上一个较高的层次,影响影片的视听效果,甚至出现粗制滥造的产品。投入不足也将导致营销宣传上的不足,使得电影的知晓度变弱,消费刺激度减弱而影响票房收入。
再次,电影院线经营受到的影响将会比较小。
金融危机将会使一部分人失业,一部分人减少收入。中国电影的消费者“以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的年轻观众为主要群体”② ,“收入相对较低”③ ,这些消费群体在本次金融危机中暂时受到的影响不是太大,至少不会大面积的失业,收入也不会大幅度降低。另外,这些消费群体注重生活质量,收入的小幅的减少不会太多地影响消费习惯,所以中国电影的已有市场不会大规模萎缩。由于商业活动、生产活动的减少,电影消费所需要的消费时间和消费需求将会增加,但是由于电视、网络的替代作用和盗版光碟的泛滥,大面积的新增消费者数量的可能性将会被打折扣,如果考虑到消费惰性,很多人宁可选择获取较为方便的电视和网络,而不外出去看电影,这个折扣可能会更大些。新发展的第二三梯次的影院可能对新的票房记录有所贡献。由此判断,在未来的一年里,大城市的影院经营保持现状并略有增幅,观影人数、全国票房收入会相对增长。但是,中国的电影票价相对于观众群的人均收入有些偏高,未来的经济走向的不确定性很大,也给这个基本判断带来了许多变数。
第四,后电影产品将受到较大影响。
由于企业破产和企业经营萎缩产生的失业人口有一部分会进入盗版经营行业,大量低收入群体的进入将会给政府反盗版活动增加困难。盗版横行,使得观众的观影需求延迟满足和降低层次满足,影响票房收入,并进一步严重影响音像出版行业。后电影产品中的图书出版、角色形象版权和主题公园旅游等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而电影改编的网络游戏会有比较好的前景,但是网络游戏的开发却会在投融资上遇到一些困难。
目前看来,金融危机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影响的程度还是需要一个过程才能显现,这个过程不光是金融危机在空间上和经济活动链上的一个传递的过程,就电影产业本身而言,还有一个产业链上逐渐传递的过程。已经开工的拍摄项目由于前期投入已经很大,即使会延期完成或暂停进行,也不可能停工,一些快完工的项目可能会抢在金融危机正式到来之前完工,以尽早投入岁末年初电影强档市场,获得收益。另一方面,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还不是很大,对大部分企业、金融系统和观众收入影响暂时不会太大,因此可以说2008年仍然会是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史上的有具有空前意义的一年,无论是票房总收入还是产业的扩张规模都应该较上一年有一定规模的增加。
但从全球的角度来看,影响更大的将是对外依存度比较大的国际电影产业巨头,因为企业资金投入大,拍摄项目多,危机时期国际贸易壁垒加大等等问题,会造成国际电影巨头的国际市场有一定规模的萎缩。这样,就给中国电影产业的崛起,走向世界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机遇。一个可借鉴的典型例子就是韩国,趁着江河日下的香港电影遭受亚洲金融风暴的袭击而难以立足之际,韩国的电影产业凭借国家政策扶持,一举走出亚洲,走向全球。韩国电影产业在2007年经受了一次衰退④ ,2008年的金融危机将使韩国电影产业的衰退将进一步加剧,中国电影产业2007年和2008年的良好增长势头为在亚洲的崛起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如果中国政府和企业在这个时候举措得当,会把这种机遇转化成中国电影产业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
二、应对金融危机的国家电影产业宏观策略建议
中国的电影产业在规模上还是比较小,票房收入大约是美国的5%左右,而且正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一方面,在危机来临之际,亟需国家的政策性保护措施,而相对于其他行业所需要的大量投入来说,对电影进行保护性投入不需要太多的资金,可以说是惠而不费之举;另一方面,产业的主体比较小,内外部关系相对简单,在金融危机中遇到的问题一般相对比较容易处理,如果应对得当,损失不会太大,或者反倒会化危机为机遇。因此,国家在中国电影产业应对金融危机的策略上可以从两方面着眼。
首先,国家宏观管理要防止金融危机带来的电影产业的规模性衰退
如果出现规模性衰退,中国的电影产业或许就要从头再来,虽然这种可能性非常之小,但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必须引起人们重视。我国在1993年就进行电影产业制度改革,但是,效果当时并没有立即显现,反倒造成九十年代后期的衰退,2000年中国的票房跌到8.1亿,其中进口片占了7亿多。直到2003年《英雄》之后中国电影市场逐渐加快复苏,到2007年国内总票房达33.27亿元,增幅27%,居全球之首,票房总量在全球市场排名第11位,目前的成绩来之不易。
鉴于金融危机会给中国电影产业的诸多方面带来负面冲击,国家在政策上应给予强大的支持,保证电影产业主体有一个良好的应对危机的宏观环境。首先是产业主管部门要有专门应对金融危机的协调机构,利用高层行政优势,动员官产学研多方面力量,做好调查分析,做好电影产业国内外形式判断,做好应对措施研究。其次是鼓励银行和民间资本向出现资金困难的已开拍项目提供贷款,或国家直接投资,以解燃眉之急,防止后续效应出现。第三,政府注资,吸纳民间资金,协调成立特别电影风险投资基金会,投资支持中小电影公司,防止拍一部电影即破产的中小电影公司大规模出现,防止年轻电影创作人员大规模“失业”,防止有创新的艺术电影的衰退。第四,继续鼓励国际投资合作,以中国较好的经济运行声望和丰厚的电影市场回报吸引更多的国际风险资金,继续降低国际资本进入门槛。第五,制定特别减税规定,刺激电影市场的持续繁荣,保证市场,保证电影产业链的良性运转。第六,扩大公益电影的放映,考虑以收购版权等方式购买一些优质的商业电影纳入到公益电影放映。第七,加大打击盗版、保护知识产业的力度,保护电影院线的票房收入,维护正常的音像市场秩序,保护后电影产品市场。第八,财政投资启动几项非常电影产业项目,比如金融危机时期新导演项目或影视新人项目,特别时期影视创意项目,校园电影放映项目等,用项目保证政策落实。
其次,国家的宏观管理要紧抓机遇为中国电影的崛起发力助跑
国家在应对危机给电影产业带来的冲击的同时,最重要的还是抓住这个机遇,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当中的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把十七大提出的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性号召落到实处,为中国产业的崛起发力助跑,加速国家经济转型的进程。
1)在制定实施“文化兴国”国家战略的前提下,制定实施电影产业发展国家战略。
2)以电影产业发展的国家战略为指导,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从政策法规上保证电影产业的规模化、多元化发展。继续给国有电影企业松绑,从制度上保证国有电影企业的现代企业主体地位;放宽民营资本和外资进入电影产业的限制;出台关于电影产业金融服务的政策措施或引导计划。
3)尽快推出能够促进中国电影全球化发展的稳定、明确的电影审查制度。现有的电影审查制度在操作上模糊性大、时间效率低,不利于危机时期的电影创作,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目前也迫切需要内容性松绑。
4)政府牵头成立具有一定行业约束力的电影行业协会,规范约束电影行业的经营活动,提供行业的产业信息和经营实体信息,保证电影产业经营的透明度和规范性,走市场导向为主导的良性道路。
5)继续推进公益电影放映活动,培养新的电影观众。国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设二级三级电影市场,鼓励大型院线支持发展二级三级市场,鼓励成立二级三级市场的独立放映公司和影院。
6)建立电影产业官产学研开发基地,把影视基地的商业运行和电影产业的科研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理论指导,充分发挥官产学研开发基地的人才培养、产业发展及理论创新相结合的立体优势。
7)以资金补助、税收减免、出口奖励等措施促进中国电影走向国际市场。成立电影语言翻译基金,鼓励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各种渠道扩大中国电影的影响,打造国际交流平台
三、电影产业经营实体应对金融危机的运营策略
现有的国有电影企业的转型和民营电影企业以及相关的其他电影产业经营实体的起步都比较晚,都可以说处在发展的早期阶段,管理制度、经营经验和资本积累都不是很强,应对金融危机,规避商业风险的经验和能力相对比较弱。除了国家提供宏观政策指导和行业保护措施,电影产业的经营实体一定要准确判断形式,把握机遇,规避风险,求生存,求发展。
1.积极利用好国家政策,顺利渡过金融危机的困难时期,并做大企业规模。
2.调整拍摄计划,对于一些不宜马上上马的拍摄项目暂停或推迟进行,立即投入一些有市场前景的影片。
3.区分商业片拍摄和艺术片拍摄操作流程,规范商业片拍摄操作流程,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管理商业片的操作;艺术片充分尊重制作人员的独创性,鼓励创意。
4.有效控制拍摄成本,前期策划做好拍摄预算和各种预案,控制商业风险。
5.商业大片在拍摄之前要充分做好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的市场调研,用科学的现代商业操作方法保证作品的观众口碑和市场占有率。
6.利用好金融危机这个社会氛围,推出一些具有轰动效应的作品,树立品牌形象。
7.进行院线票价优惠活动。现在的票价相对于许多有消费意愿的潜在观众来说,还是比较高的,再加之金融危机可能要造成一些原有观众的收入降低,从目前的保护市场和长远一些的扩大市场的角度来说,票价优惠活动意义巨大。
8.影视界联合发起“应对金融危机,发展民族电影”行动,倡议电影人降身价,挤掉泡沫成本,提高作品质量,应对金融危机。
中国电影产业的劣势主要是市场、技术和国际化程度的问题,而外在的威胁主要有替代性竞争,盗版横行,国际竞争中核心竞争力差距大,国外电影文化的冲击等⑤ 。在应对金融危机,顺利渡过困难的基础上,中国电影企业应紧抓机遇,努力拓展国外内市场,充分利用各种渠道扩大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迅速占领国际影业巨头的萎缩带来的市场空间。现在还没有确切的资料表明国外的电影产业在金融危机中遭到了或将会遭到多大程度的损失,有多大程度的萎缩,但是,每一次危机的来临对于能成功应对危机,善于把握机遇者来说都是一次飞跃的契机。
2009,中国电影一路走好!

 
上一条: ·民族文化产业中的文化安全问题
下一条: ·版权保护是突破创意产业发展瓶颈的必经之路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关闭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