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网
法律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律师加盟热线:400-8919-913   律信通 律信通  
律师
公众 咨询 贴吧
律信通 案件委托
频道 房产 婚姻 交通事故 保险 建设工程 劳动
留学
公司 合同 刑事辩护 医疗 知识产权 工商
新闻 宽频 文书 常识 案例
法规 专题 杂志 百科 论文
查找全国各地律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点击各城市名拼音首字母查找律师 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律师做宣传,首选律信通!
 
专业的产权法律服务平台
  + 即刻致电0371-63691828加入专业的产权法律服务平台,快速提高知名度、提升案源!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首页 产权法规 法律常识 案例 文书 产权律师 在线咨询 产权贴吧  
  行业新闻 - 著作权 - 创意产业 - 商标 - 软件 - 商业秘密 - 特许经营 - 新法速递 - 法律社区  
    北京特邀知识产权律师
欢迎加盟
 
    成为本频道当地特邀律师,您将尽享当地优质案件委托资源,提高知名度,提升案源!开拓您的法律事业![查看详细]
北京专业知识产权律师 更多>>
欢迎您加入
欢迎您加入
欢迎您加入
欢迎您加入
本栏目热点内容  
· 全国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现场会与会人员到我(2008-11-9)
· 关于调整我市耕地占用税适用税额的通知(2008-11-9)
· 国土局贯彻落实市纪委二次全会精神(2008-11-9)
· 我局召开2006年度工作总结表
 
  当前位置:主页 > 创意产业 > 浏览

什么是创意产业?

中国产权法律网 2009-1-13   来源:   编辑:
 
 
什么是创意产业?当代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源于创意产业这一创新理念的发现和发明。创意产业、创意经济或译成“创造性产业”,是一种在全球化的消费社会的背景中发展起来的,推崇创新、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新兴的理念、思潮和经济实践。

密切关注和深入研究当代世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准确把握世界产业发展的动向,对于作为世界制造业加工业大国从制造型向创意型发展的中国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文化创意产业对中国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二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中国,适时地调整产业比重,进一步推动三次产业特别是高科技支持的文化创意产业类高端产业群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创意产业的知识密集型、高附加值、高整合性,对于提升我国产业发展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创意产业在各国的现状和发展

当今世界,创意产业已不再仅仅是一个理念,而是有着巨大经济效益的直接现实。约翰·霍金斯在《创意经济》一书中明确指出,全世界创意经济每天创造220亿美元,并以5%的速度递增。在一些国家,增长的速度更快,美国达14%,英国为12%。纵观全球,发达国家的众多创意产品、营销、服务,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创意经济浪潮,席卷世界。各发达国家的创意产业以各自独擅的取向、领域和方式迅速发展,展现了一幅创意产业全球蜂起的热烈景象。从国际上创意创业的发展来看,英国、美国、澳大利亚、韩国、丹麦、荷兰、新加坡等国都是创意产业的典范国家,他们都有自己的发展特色,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10年来,英国整体经济增长70%,而创意产业增长93%,显示了英国经济从制造型向创意服务型的转变。以增加值计算,软件自2002年取代服装成为最大的创意产业。在英国,2000年创意产业增加值已超过500亿英镑,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9%,年增长率是其他产业的3倍,达到9%;提供岗位115万个,占总就业人数的4.1%。2001年,根据英国文化媒体体育部发表的《创意产业专题报告》,当年英国创意产业的产值约为1125亿英磅,占GDP的5%,已超过任何制造业对GDP的贡献;2001年,创意产业占总增加值(GVA)的8.2%。2002年,英创意产业增加值达809亿英镑。创意产业成为英国第二大产业(仅次于金融服务业),创意产业行业内约有122000家公司在“部际商业注册机构”注册。到2002年6月,创意产业雇佣总人数为190万,其后继续增长,成为该国雇用就业人口的第一大产业。2003年,英国首相战略小组指出,用就业和产出衡量,伦敦创意产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已经超过了金融业。一年中伦敦的境内外游客在艺术文化方面的花费超过了60亿英镑。政府对创意产业采取了税收优惠等政策性扶持。创意产业成功推动了英国出口,有效地抵补了货物贸易逆差。

在美国,创意经济是知识经济的核心内容,更是其经济的重要表现形式,没有创意,就没有新经济。阿特金森和科特于1998年明确指出,美国新经济的本质,就是以知识及创意为本的经济,新经济就是知识经济,而创意经济则是知识经济的核心和动力。美国人发出了“资本的时代已经过去,创意的时代已经来临”的宣言。据统计,到2001年,美国的核心版权产业为国民经济贡献了5351亿美元左右,约占国内总产值的5.24%。

中国创意产业已有很大发展

近年来,中国创意产业有很大发展,尤其是香港、台湾地区,创意文化产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崛起。上海、深圳、成都、北京等城市积极推动创意型行业的发展,正在建立一批具有开创意义的创意产业基地。创意产业是文化艺术创意和商品生产的结合,包括表演艺术、电影电视、出版、艺术品及古董市场、音乐、建筑、广告、数码娱乐、电脑软件开发、动画制作、时装及产品设计等行业。

上海创意产业在最近几年时间里获得了快速发展,推动了一批创意型行业起飞,建立了一批具有很高知名度的创意产业园区,聚集了一批具有创造力的优秀创意人才。上海大力开展国际的电影节、电视节、音乐节、艺术节、各类设计展,在国际上赢得了广泛的声誉,创意产业已初具规模,形成了一定的创意设计方面的集聚效应。近年,上海开发改造和利用了100余处老上海工业建筑,对老厂房、老仓库进行了改建,形成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创意工作园区,如泰康路视觉创意设计基地、昌平路新型广告动漫影视图片生产基地、杨浦区滨江创意产业园、莫干山路春明都市工业园区、福佑路旅游纪念品设计中心、共和新路上海工业设计园、“八号桥”时尚设计产业谷和天山路上海时尚产业园等。闯出了创意产业于城市改造的新路。

我国创意产业的理论研究已有相当的基础,一批全国及各地的文化产业发展的蓝皮书出版,一批西方文化创意产业的报告和著作发表,一批文化创意产业的案例研究也已发布,成果是显著的。与飞速发展的现实相比仍不相称。特别是对总体发展战略的研究还很不够,对国外创意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政策制定、产业布局、人才战略的研究还十分肤浅。对美国、英国及欧盟其他国家、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创意产业的各自特色与取向还缺乏深入细致的探讨。因此,我国创意产业的发展仍然需要一个更加富有开拓性的理论先导,需要与全世界创意产业专家共同探讨它的发展、危机和困境,共同寻找未来发展的道路。

创意产业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总体的动员与政策支持,还必须有实质性的产业发展与推广。在先进理论支持下,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将建立一个总体发展规划,确定未来若干年发展的政策导向,完善和优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内部与外部的环境,研究和探讨如何以高新技术带动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构成与完善创意产业的产业链条,建设一批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加强创意项目作为风险产业的辅导、推动,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创意产业的投融资体制,推动文化创意企业的快速生长。发挥集聚效应,培育创意市场,打造并完善创意产业链,形成新的产业发展群落。

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还是市场不成熟、需求不稳定、产业链尚不完整的风险产业,又是有效需求高速增长、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经济效益非常诱人的朝阳产业。正是具有如上的这种相辅相成的特点,文化创意产业才需要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高效的政策支持机制,高技术的基础设施,相互接驳的产业链条,打破原有行业界限的重组场域,迅速顺畅交换传播的数字网络和一个高度市场化的交易平台。

中国的设计现状与未来

千篇一律的外观、低人一等的价格、差强人意的使用感受,这曾是人们对中国电子产品的普遍印象。而现在,这印象应该不那么刻板了,夏新的跳舞手机,TCL的宝石手机,海尔的小小神童洗衣机等,多少应该在消费者的心目中留下了点印记。 它们也许难以跟苹果的 iPod,三星的滑盖手机相提并论,甚至人们对它们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但它们的出世强烈地昭示着中国设计的觉醒。在高新技术产业中,技术的竞争首当其冲,而第二波竞争的重点就是产品的工业设计。在这方面,三星、索爱的成功已经具备足够的说服力。在意识上已经觉醒的中国企业正在行动上奋力追赶,尽管,这条道路注定漫长而布满荆棘。

   推开玻璃门,迎面看到一排嵌在墙壁里的造型精巧的青铜器,在灯光照射下映出奇异的光泽,另一侧的墙壁里则放置了象征中国古文化中“五行”的彩色矿石,再走几步,你的目光就会被走廊两侧的画板所吸引,上面贴满了各种用色夸张且风格各异的图案,如建筑、家具、饰物和电子产品等。


    看起来好像是一家私人博物馆吧?其实不然,这是位于北京上地西路6号的联想创新设计中心。径直往前走,就会看到另外一番景象:几位身着制服的工作人员正在电脑前研究一款电脑机箱的材质,很快,旁边的仪器就加工出了他们想要的亮晶晶的塑料样品。薄亮,一位专门设计消费台式电脑的高级设计人员,站起身对记者说:“联想的设计团队在中国IT行业是一流的,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创意从这里诞生。


    在同一座城市,距离上地不远的中关村理想国际大厦11层,可以直接俯视北四环路上川流不息的车辆。28岁的设计师周登峰刚刚完成了一款新型mp3播放器的设计草稿,他把草稿张贴在办公室门口的白板上,供大家一起评判。白板上已经密密麻麻挂满了设计图稿。这位戴着宽边方框眼睛、身穿牛仔裤和圆领T恤的设计师在华旗资讯工作已经有3年时间,但他从来没有感觉到厌倦,“这份工作挺有意思的”。


    以上这些情景反映了一些领先的中国IT企业在品牌意识上的觉醒。中国IT消费人群的偏好取向正在发生迁移,他们不再将目光紧盯在产品售价上,而是关心产品的外观是否足够时尚,功能是否简洁易用。在这个级别的赛场上,国外选手占据了上风,苹果、三星、LG、索尼、摩托罗拉等公司生产的卓尔不群的电子产品受到了热烈追捧。这大大刺激了中国公司,一些有能力的公司开始奋起直追,联想、海尔、明基、TCL、华旗、夏新等本地企业成为了追赶者中的佼佼人物。

星星之火

    知道三星公司是怎样由韩国国内的无名之辈迅速跻身世界顶级品牌的吗?诀窍之一就是靠优秀的设计。这家公司视设计为制胜法宝,在过去4年的时间里,其设计人员翻了一番,达到近500人,并且其设计预算近年来也以20%~30%的速度攀升。“三星是利用设计提高品牌价值和扩大市场份额的典范。”美国伊利诺伊工学院设计学院一位专家说。


    中国企业有必要向这样的典范学习。与那些国际跨国企业依靠造型新颖、工艺精细的产品成功赚取的巨额利润相比,中国的加工型企业拿到手的只是1%~2%的微薄利润。中国生产出世界上最多的电视机、电冰箱、空调、微波炉等,但在国际市场上却大多贴上了他人的品牌,即使是自有品牌出口,也因为工业设计和工艺包装上的落后而在价格上大打折扣,我国每年因此损失外汇200亿美元。


    北京某工业设计有限公司的一个客户曾经吃过产品设计方面的亏。这家客户还是中国一家资质、实力都较强的企业,专门生产大型的仪器设备。尽管它生产的仪器设备质量很好,成本也非常低,原本应该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力,但它却几乎没有任何产品设计方面的意识。全公司上下只有一位四十多岁的员工与设计有关,对于产品设计从来没有经验,而且也不是专职负责,她的任务只是在产品完全设计好后,给核心的东西加个“铁壳”,能把这台售价几万美元的产品“装”进去就行了。最后,当这家企业拿出自己引以为豪的产品去德国参展时,这位老总甚至不好意思站在自己的产品旁边。


    由于缺乏产品设计上的理念,中国企业的产品很难赋予品牌以真正的生命力。因此,全球有很多销量巨大的产品是“Made in China”,但却不是中国的品牌,因为其中缺乏赖以成名的设计。现在行销欧洲的英国电信(UKTelecom)电话,它在欧洲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60%,尽管是由中国企业负责生产的,但英国企业却拿走了其中的大部分利润,因为设计是英国人做的,中国的制造企业只能占很少的利润份额。


    在很多人为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而兴奋的时候,另一些人却为此忧心忡忡。在高新技术产业中,技术的竞争首当其冲,而第二波竞争的重点就是产品的工业设计。据了解,日立公司的新增销售收入中,工业设计带来的收益占51%。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意识到了这一点。海尔就是中国设计潮中的一名种子选手,在张瑞敏的调教下,这家年销售额高达100亿美元的中国企业正在进军世界市场。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为此海尔在设计领域囤积重兵,成立了单独的设计公司—1994年成立的海高设计公司目前已成为世界一流的工业设计公司,在世界各地设立了6个设计分部、10个设计中心,能够整合世界范围内的设计资源。2002年,由海高公司设计的嵌入式酒柜和“小小神童”洗衣机获得了日本G-Mark设计大奖,这是中国工业设计产品第一次获得G-Mark大奖,该奖历年来都是由索尼、松下、本田等企业包揽。


    来自中国台湾的明基也是一位设计领域的明星。自从和宏基分道扬镳后,明基就走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其产品更强调人性化和设计能力。“明基的每一款设计都源自于自己的工业设计中心,我们产品的统一理念是‘享受快乐科技’。”明基数码时尚设计中心总监王千睿说。王千睿曾经为德国保时捷汽车公司做过车体设计工作,明基将其引进显示了对产品设计的极度重视。这种企业策略取得了回报,2005年,明基在世界设计界“奥斯卡”—“iF设计大奖”获得了10项大奖,涵盖了mp3、扫描仪、投影机、智能手机、鼠标等领域,其雄厚的设计能力可见一斑。


    中国最耀眼的电脑厂商联想也在设计方面投下了重注。成立于2002年的联想工业设计中心(现已更名为联想创新设计中心),现在已经发展到80余人的规模,其设计团队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联想电脑的工业设计能力比惠普、戴尔等国际厂商更能吸引客户注意,设计已经成为联想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联想创新设计中心战略设计总监仇佳钰对《互联网周刊》记者说。据了解,目前市面上出售的联想产品,都是由联想自行设计的。联想创新设计中心还自发组织了“联想工业设计周”,每两年举办一次,向公司管理层展出其最富创意的概念产品。此外,2004年末,联想斥资收购IBM的PC业务,同时将负责设计IBM笔记本的日本大和设计中心也收入囊中,这将使其如虎添翼。当然,联想的设计优势大多体现在其核心的电脑产品上,其数码产品、手机同国外公司的产品依然不能同日而语。


    TCL很早就将设计作为看家法宝。TCL设立了独立的工业设计中心,并引进了昂贵的设备和人才,准备大干一场。“一幅画的价值决不是由原材料来决定的,而是由艺术价值构成的。我们认为电子产品也要多一点这样的智慧思路。”时任TCL通讯总经理的万明坚说。  2001年,TCL推出其精心设计的宝石手机系列,并聘请国际影星金喜善担任品牌代言人,这使得TCL该系列手机受到了中国富裕阶层的拥戴,销量一路上升。其后TCL手机一直坚持打“宝石牌”,尽管这种做法最初受到国外厂商的讥笑,但它却为TCL树立了独特的设计风格。后来,连摩托罗拉、索爱也开始尝试生产镶嵌有宝石的手机。


    在消费电子领域,华旗资讯、朗科表现较为抢眼。进入北京的海龙电子城、鼎好、太平洋等大型数码产品卖场,可以看到,产品最为琳琅满目的柜台,非华旗莫属。华旗在北京、上海两地设立了设计中心,并设置了调查人员、色彩人员、材料工程师等专职岗位,负责及时向市场推出最酷的优盘、mp3、显示器等时尚数码产品。华旗设计先进的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称霸,也在海外市场红火起来。华旗资讯副总裁侯迅透露,华旗的数码产品像月光宝盒、波波、半岛铁盒等已经在欧洲很多地区开始流行,“从去年到现在,我们在英国的代理商不断要求增加订单,因为那里的产品销售实在是火爆。


    看起来真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敢于创新的中国企业的确抢占了一块舞台,但是从整体来看,市场上那些依靠外观设计大出风头的公司依然以跨国巨头为主,若干中国企业的光芒还只是星星之火。在北京一家电视台经济频道工作的黄小姐最近刚刚购买了一款白绿色的iPod shuffle音乐播放器,价格为930元,“我在电子城逛了整整一个下午,也看了不少国产品牌的mp3,但是很可惜,它们的外观都不能让我满意。


    这番话告诉我们,另类、唯美、有底蕴,又不乏统一的设计元素—类似于iPod式的国外成功设计,让绝大多数的中国企业依然难以望其项背。在整体的设计能力不如对手的情况下,中国的工业设计者们必须不断创新,出奇才能制胜。


    出奇制胜


    还记得1999年市场上出现的那款别致的“因特网电脑”吗?半圆形的机箱和显示器,蓝色的基调,具备当时最新奇的“一键上网”功能、7个前置USB接口,这就是当时风靡一时的联想天禧电脑。据联想设计人员薄亮回忆,这款电脑的最初创意来源于海洋中的贝壳,因为当时海洋馆刚刚在北京建成开放,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同时,1999年也是互联网在国内飞速发展的年头,于是联想的设计师们最终设计出了这样一款外形张扬、功能贴合用户上网需求的“因特网电脑”。“结果在市场上卖疯了。”薄亮说,“这款产品创下了年产值37.5亿元的纪录,后来又持续热销了三年之久。


    这就是在设计上出奇制胜的典型故事。近年联想陆续推出的天骄、锋行等时尚型电脑,也都取得了不错的市场业绩。其中面向游戏玩家的“锋行”系列电脑,从外观、散热、功能、市场定位等环节都极具创意,获得了中国香港设计中心颁发的“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大奖—优秀中国设计奖”。评判团主席兼中国香港设计中心会长罗仲容说:“联想的电脑外观设计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平。


    时尚型电脑市场并非是联想独揽风光。方正、TCL、紫光等厂商也设计出了造型精巧的电脑产品,以方正为例,它最新推出的儿童系列“鼠米电脑”就让不少低年龄的消费者爱不释手。TCL在年初推出的极富柔美情调的女性专用电脑“SHE”也颇受女性客户的青睐,“现在经销商必须提前15天才有可能订到货。”TCL数码公关经理周心杰对《互联网周刊》记者说。据称TCL这款电脑的创意源自于郁金香,外观有粉色、绿色和蓝色三种选择。相对于前几家厂商,紫光电脑的设计风格相对中规中矩,紫光台式机事业部产品经理贾鹏认为这样的设计更符合大多数消费者的审美取向。紫光在电脑上尝试了独特的镜面效果半透明装饰条、蓝色大旋钮开关,收效也不错。


    从海洋获得新思维的还包括华旗资讯。2004年,华旗资讯的设计师希望创造出一种“别具一格的mp3”,他们从海洋生物的形状得到了启发,“海洋生物大多形状比较圆润,这也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观。”华旗资讯工业设计主管许洪灏说。第一稿出来有多种方案,但都不大如意,几位设计师又联合进行反复修改,同工程部进行沟通,修改内部电路结构,最终产品是一个深蓝色椭圆形的精巧家伙,可以轻松放在手掌心,命名为F820“海洋之心”。结果,这款产品上市后立刻形成了脱销的场面,在欧洲市场也颇受欢迎。


    国产手机前两年的翻身仗,很大程度上就要归功于外观设计方面的突破。从备受富人推崇的TCL宝石手机,到“会跳舞”的夏新A8手机,这些产品都是中国设计的早期成功案例。意识到自身失误的跨国手机厂商从2003年到2004年开始大规模反扑,加快推出外观时尚的新机型,以摩托罗拉为例,2004年这家手机巨头在中国市场上马不停蹄地投放了30余款新型手机,一贯只偏爱直板手机的诺基亚也开始面向亚洲消费者生产折叠机型。对欠缺核心技术的国产手机而言,未来在设计领域面对的竞争无疑也将会更加激烈。


    要想在这场炽热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中国的企业家丝毫不能松懈,因为这将会导致大批客户离去。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别无选择,只有使设计更加贴近客户。


    贴近客户


    进入4月,长虹的一则招聘广告吸引了不少注意力。新华网、新浪、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以及数十家主流媒体都在显著位置登出了这样一则招募广告:“你的感官,我们的改观;你的感官,我们的标准。”长虹招聘的职位是“感官评判师”—一个听起来颇为陌生新鲜的称呼。从活动细则可以看到,成为长虹的“感观评判师”的人,可以参加长虹不定期举行的新产品评审会,优先测试和体验新产品,并对其功能、性能及外观造型等提出意见。短短2天内,报名人数就迅速达到了12000人,热烈程度让长虹都始料不及。


    这个举动可以让人感受到中国企业努力使产品设计贴近客户方面的决心。在人们的印象中,长虹一直是一个偏重技术和制造的家电厂商,从长虹曾经生产的一款“头重脚轻”的电视机遥控机可以看出,这家公司在产品设计同消费者的体验相结合方面还有所欠缺。现在它已经意识到了这个短板,并着力改善。


    “华旗在推出新产品之前,也会通过对细分人群调查,了解它们对色彩、形状、功能的偏好,以此来决定新产品的总体基调。”华旗的许洪灏说。


    在中国企业领悟到这一真理之前,“贴近客户”的设计思路早已融入了国外先进企业的骨髓。“像松下、索尼、奔驰等等,它们的核心部门叫生活研究部,研究衣食住行中人的行为,环境条件的变化产生哪些需求,找到这些需求,再组合技术解决问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教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理事长柳冠中说,“不少中国企业的设计都是在做表面文章,因为设计研发风险大,而企业要急功近利。


    在东京、巴黎和纽约,索尼的产品展示厅被装修成像卧室、办公室、休息室等不同的“生活场景”,鼓励消费者进入试用,索尼希望看到消费者就像在日常生活中那样使用产品,在这种没有购物压力的环境下,消费者的反应最真实。各种不同的反应信息每天被传回索尼总部,用来优化尚未上市的产品设计,或者为正在销售的产品设计新的市场营销策略。产品展示厅成了连接生产和消费的实验室。


    NEC通讯亚洲设计研究院的设计师菅原晓向记者详解了NEC手机的设计流程:该公司专门有一个产品规划部门,它收集用户的消费习惯和心理后转给设计部门,设计师根据这些原始素材绘出设计图纸,得到几款不同的方案,然后公司将相应模型带到广州、上海、北京等城市消费群体中进行调查,最后确定出最可能畅销的机型,投入生产。依靠这种精准客户导向的设计模式,2004年NEC在中国推出的多款手机都受到时尚族的追捧。


    这真是生动的一课。对比这些世界顶尖的设计高手,国内的企业大部分无法做到这样缜密的规划,并把客户需求融入整个设计周期。好在它们已经觉醒了,就像前面提到的长虹、华旗。这是一个好兆头,它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长久保持这种活力。


    保持活力


    为了保持设计团队源源不断的活力,联想在设计方面的投资持续增长,其年度投资额从2002年的几百万元上升到今天的上千万元。在新设计师入职之后,首先要接受一整套的专业培训,工作期间还要不断参加各种类型的交流会来拓展视野;大约工作两年后,设计师会在内部调整担当其他角色,来丰富个人综合素质。除此之外,联想正在试图给予设计人员更为宽松的工作环境,比如实行弹性工作制、在办公区设置休闲区和阅览室等。


    “创新来自于生活。”联想创新设计中心色彩设计师周兰说,“所以公司经常安排设计人员去走访市场和客户,定期组织出游和沙龙活动。


    这些努力帮助联想打造了一台运转良好的创新机器。据仇佳钰介绍,联想创新设计中心拥有10个专业的设计团队:人类与社会学、交互设计、平面设计、结构设计、工业设计、机电技术、模具技术、材料技术等各专业间实现一体化连接,从产品开发设计、设计营销推广、展览展示、包装、企业识别系统等方面进行协调控制,建立完整的产品视觉形象,保证企业的品牌能够深入人心。在同IBM的PC部门合并之后,联想还将同原IBM的设计人员开展密切交流。


    对设计从业人员来说,这种自由空间似乎必不可少。“因工作劳累而缺乏灵感的时候,可以出去爬山、散步,或者到附近的电子城浏览,而不用向上级请假。”华旗资讯的周登峰说。在华旗,设计师的方案如果获得相关设计大奖,或者相应产品在市场上畅销,都会得到可观的物质奖励,这也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在以加班加点、行色匆匆为特色的IT产业,这类人群显然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随意的着装、弹性的工作时间、充满色彩的工作内容、不菲的收入,都让身旁的人唏嘘羡慕。“设计哲学就像水一样,讲究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仇佳钰说,“中国人特别适合做设计,因为以‘平衡、和谐’为内涵的中国传统文化同工业设计的工作要求十分吻合。


    困难重重

    不过,中国设计要想全面赶上世界先进潮流,并非一日之功。


    中国工业设计的规模依然相对薄弱。英国整个工业设计的产业规模是90亿英镑,而中国只有四五千万元人民币。联想多达80人的设计团队,足以在国内同行中笑傲江湖,但同三星、索尼等国际大公司的设计团队相比,又是小巫见大巫。从工业设计专业公司来看,我国目前设计公司有数百家,但普遍总体规模小,最大的专业设计公司一年也只有几百万元人民币的营业额,整个行业基本处于散乱经营状态,且设计产品偏于低端,缺乏具有世界影响的设计公司和设计师。美国青蛙公司给宏基公司做产品设计,一个订单就是200万美元。


    新鲜血液补给也存在问题。目前,我国正式设立了工业设计专业的院校已超过200个,每年毕业生的数量也在大大增加,但工业设计人才短缺的情况并没有缓解。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一名专家指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毕业生无法完全满足企业需求,其主要原因是设计教育沿用传统教育方式,忽略了设计教育应与实践结合的特点,而国外一些工业设计教育发达的国家,其专业教师有90%来自于市场,学生的课程设置中实践课也占有重要比重,我国在这方面还有相当的差距;二是学生毕业后,多数从事广告、装修等工作,从事产品设计工作的很少,这是由于多数中国企业还不是很重视产品设计,学生在企业中没有自己的位置。像周兰这样从高校工业设计专业毕业后直接进入联想并如愿成为设计师的人还是少数。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国际厂商则对优秀的本地设计人才敞开了胸怀,据悉,每年中央美院前五名的优秀毕业生,都被摩托罗拉收入帐下。


    设计真的在中国登堂入室了吗?还需要打一个问号。事实上,除了为数不多的中国企业开始郑重其事地将设计写入公司战略,更多的中国企业对此还是不以为然。“设计就是美化外观”,这种观念依然在中国盛行。一些企业热衷于拿来主义,将国外的成功设计进行简单模仿便推出相应产品,除了可能触犯知识产权之外,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对于企业跻身国际品牌的努力也是一种戕害。“出于短期赢利的需要,很多中国本地手机厂商并不肯花费太多心思在设计上面,而是直接通过ODM的方式从国外购买,这样的产品缺乏内涵。”摩托罗拉亚洲设计总监邱丰顺说,“当然有一些厂商已经开始自己独立做设计,比如联想和TCL,它们也设计出了外观时尚漂亮的手机,不过它们的产品还缺乏自己鲜明的个性。把Logo去掉,客户还能够辨认出它是什么品牌的手机吗?这些公司在设计方面应该做得更好。


    邱丰顺的这番话表明,表面上看,中外企业设计上的差距在产品外观上,但真正的差距应该是在企业的文化内涵上。设计不仅仅是一种营销策略,更是一种文化,一种对使用者体验的高度关注,看看IBM笔记本隐藏的稳重、简洁、高科技感吧,还有苹果公司始终如一的简约时尚,相比之下,一些中国企业的设计思路有点走偏了:一味求变,缺乏延续性。


    这些困难看起来就像是难以逾越的高山,可是部分勇往直前的企业已经冲到了半山腰,它们坚信自己胜利在望。“如果考虑到中国企业在这一领域的发展只有短短两三年的时间,我们认为这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以手机为例,2002年,中国手机厂商几乎没有设计,而今天,我们已经看到了中国设计的影子。再过三五年,相信会是另一番情景。”邱丰顺说。


    “日本的工业设计已经有了将近50年的历程,而中国的设计才刚刚起步。”北京洛可可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贾伟说,“中国家电企业在这方面已经开始显露实力,像格兰士、海尔等大型家电企业,他们的产品已经销往全球,如果它们的产品设计不过硬,是不可能做到这点的。如果把日本和国内企业的空调品牌遮起来,人们已经很难从外观造型上看出差异。


    中国企业已经主宰了世界的制造业,谁能保证它们不会在设计领域同样后来居上呢?

中国家电推倒设计“三座大山”

日前第七届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圆满落幕。众观整个展会,工业设计成为最大靓点,而这其中尤以家电产品体现地最为成熟和充分。比如上广电的第五代TFT-LCD,西门子可自动供电的未来城、还有美的拥有"智能多温区"技术的经典纯黑"客厅冰箱",研究这些优秀的家电类产品不难发现,它们不但很好地体现了灵动新奇的创意,更为可贵的是,能够从功能、工艺和审美情趣上贴合消费潮流。

由此我们欣喜地发现,中国家电在设计理念,工艺水准和创新精神上实现了全面突破,这预示着中国家电行业的发展将走向颠峰。

冲破理念窠臼,设计无处不在

在大多数家电企业眼里,工业设计的任务就是设计下外壳而已,从传统方形变为平面直角,从平面直角再换为流线型,甚至异形,而大多数情况下,不但消费者会明显感到产品外型和功能等内在东西的脱节,而且,对造型的挖掘也已经越来越不能从本质上改善企业所面临的困境。

狭隘的理解工业设计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工业设计的发展。对此,中国工业设计协会方面表示:在感性消费日益抬头的今天,设计已经不再是仅仅是面向视觉,同样需要面向触觉甚至味觉、听觉等。因此,设计的主要任务将不仅是对产品的外观造型进行创新突破,更要在情感附加值上动脑筋,要研究各类消费者的文化背景,习惯好恶等,从产品的方方面面着手。

美的冰箱负责人表示:对于中国家电产业来说,产品本身的技术含量和功能并不落后于国际,成本方面的优势更是强大,而设计需要做的,就是更多地为消费者提供品质增值服务,这种服务将意味着设计最重要的任务将是提升产品对消费者所能提供的品质感受。在美的"客厅冰箱"身上,笔者不仅能够看到由世界IF设计大奖亚洲唯一评审陈文龙先生的设计,更能看到"无处不在的设计"所呈现出的高品质的体验感受,作为家居化家电,该款产品不仅外型借鉴了家具的榫合和造型特点,端庄大气;采用新型感应材料加工的面版会随着室内温度的变化而变色;而且功能上也对传统冰箱进行了大大的扩展和改进。每处设计相互之间都承接合理,非常协调。

从工博会上所呈现出来的工业设计水平来看,设计理念的突破随处可见。从色彩设计,到造型设计,从材料设计再到功能设计,所有可能为产品提供增值的环节都已被添加到了设计中。在上海师大展出的球形荧光灯上,我们可以看见因设计而达成的更高的节能效率;还有在美的"客厅冰箱"上应用的"智能多温区"、太空仓隔热设计等先进技术,这些同样被归类于设计的范畴。

突破制造限制,"技艺"压倒一切

应该说,制造技术算的上是中国人的强项,而作为设计转为产品的落实环节,中国家电在过去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客观地来说,中国设计所引进的设计思想并不少,无论是在设计人才的储备上还是在设计作品的引进上,中国的设计资源都不低于国外,然而,是什么让中国家电产品的工艺无法突破现有水平呢?美的方面认为,产品的设计要从纸面上落实到真正的产品,没有生产工艺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

工艺水准的提高,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在细节方面的考究和突破,仍以美的客厅冰箱为例,据介绍,该冰箱所采用的整体折弯、平板喷涂技术,解决了外壳拼接,拐角脱漆和生锈等问题,使得这款产品细节更加无懈可击。另一方面,对材料的选择也会为设计加分。新型材料的不断推陈出新使产品的触感更加细腻,也更加耐用。目前,沪上几家顶尖设计公司都已经与GE这样的大公司建立起了合作关系,用国际上最为先进的材料和技术确保他们的设计能够在制作工艺上胜人一筹。

从05年工博会上看,国内的家电市场在制造工艺上正逐步地赶超欧美,几乎所有的先进生产技术国内厂商都已掌握,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精度、系统性仍旧是各厂商发挥的大舞台,突破工艺限制,"技艺压倒一切"已经成为了包括美的在内的各国内厂商下一步的发力点。

打破创新思路,抛弃"拿来主义"

中国家电缺乏原创力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往往是国外有什么新产品,我们的企业就依葫芦画瓢,照单全收,全然不顾符不符国情,合不合老百姓的习惯。滚筒洗衣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玩意生在西方,从身材到个性都"一洋到底",它被带到中国也有近10年了,依然水土不服,且不说洗涤时间长,上排水等弊病,单是高度不够,不适合中国卫生间的摆放所带来的不便就够令人头疼了。问题很明显,可我们的企业头脑中却只有一个顽念:"人家外国就是这么设计的,要改,恐怕不合适吧!"由此可见,对于中国家电企业来说,所谓创新意味着思路的改变:就是要设计适合消费市场的产品,让设计找到它真正能说话的地方。

做中国式设计,并不代表设计资源的完全本土化,恰好相反,我们的企业需要引进国外先进的理念,整合本土和国际的资源和优势,用中西合璧的设计利器,杀出一条适合中国企业的发展之路。美的与陈文龙的合作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正是浩汉开放的融贯中西的设计理念、丰富的设计经验和专业的国际化设计团队,让美的"客厅冰箱"甫一亮相就站在高于同行的位置上。

做中国式设计还来源于企业创新意识的觉醒,很多产品包括家电,不只是在外观上有很大改进,更从功能的适用性和人性化上面进行了深挖。比如能够根据路面状况改变吸力大小的吸尘器;能把无处不在的家电遥控器整合在一起,造型犹如花朵的家居便携数码控制系统等等。正如一些参展的外国厂商表示的:"原来只知道中国在航天领域进步迅猛,通过这次工博会,还知道中国人不但能发射载人飞船,在其它很多领域也都具有不凡的创新能力!"

    工业设计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显得至关重要,大量证据表明,工业设计对家电行业的助燃会拉动其消费与市场终端甚至实现整个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跨越了设计的三座大山后,出现在中国家电面前的应该是一条康庄大道。

 
上一条: ·创意产业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添后劲
下一条: ·国家大力推进重大科研装备自主创新 启动8个项目
中国法律网 版权所有 邮箱:service@5Law.cn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 京ICP备2023040428号-1联系我们 有事点这里    [切换城市▲] 公司法
关闭
400-8919-913 工作日:9:00-18:00
周 六:9:00-12:00

法律咨询5分钟内回复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闭

关注网站CEO微信,与CEO对话